6月30日消息,全球芯片缺貨漲價呼聲不斷,受益于供應鏈緊缺態勢,眾多的半導體企業的業績也紛紛暴漲。近日,多家半導體上市公司發布了2021半年報預增公告,業績都出現成倍的增長。
據OFweek電子工程網不完全統計,多家國產半導體企業業績預增公告如下,重點覆蓋半導體設計、設備以及封測環節。具體來看:
半導體設計
韋爾股份
韋爾股份于6月30日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21年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2.42億至24.43億元,同比增加126.41%至146.78%,2021年半年度扣非凈利潤19.31億至21.33億元,同比增長108.19%至129.93%。韋爾股份表示,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如下,主營業務方面,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優化市場布局、深耕主營業務,通過不斷豐富產品類型及清晰的市場定位,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以及通過各業務體系及產品線的整合,充分發揮各業務體系的協調效應,使得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方面,公司本報告期內非經常性損益增加,主要為公司處置子公司所獲得的投資收益及公司對產業鏈上下游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綜合影響。
揚杰科技
揚杰科技6月29日晚間披露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7億元-3.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0%-150%。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效大幅度增長,主要原因如下:2021年經濟復蘇,功率半導體國產替代加速,并且國家對新能源產業出臺利好政策。公司順應市場環境,提升產能利用率,積極擴大市場份額,實現滿產滿銷,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0%以上;公司前期在研發上的大力投入逐步釋放效益,新產品業績突出。MOS、小信號、IGBT及模塊等產品的業績同比增長均在100%以上。
(圖片源自OFweek維科網)
明微電子
明微電子6月29日發布公告稱,預計2021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7億元到3.0億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2.41億元到2.71億元,同比增長832.38%到935.98%。明微電子表示上半年業績較上年同期增長的主要原因系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主要產品銷售不暢,因此去年同期可比基數較小。2021年上半年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下游需求逐步回升并持續旺盛,公司產品銷量大幅上升;公司所處行業上游產能仍然緊張,下游應用領域需求旺盛,公司持續加大研發力度調整產品結構、客戶結構及產品價格,實現原有產品銷量上升的同時新產品不斷批量上市;公司采取系列措施保障上游產能供給,在晶圓代工廠緊張的大形勢下努力拓展上游供應商,通過不斷提高研發能力實現產品升級,有效地縮短了芯片在不同晶圓代工廠之間的轉產周期,靈活調配產能,緩解緊張的局勢;公司自有封測產能不斷擴大,有效提高了產品良率和封測產能,縮短了產品交期。
樂鑫科技
樂鑫科技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1億元到1.2億元,同比增加187.9%到245.4%左右;預計上半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0.9億元到1.1億元左右,同比增加504.9%到639.3%左右。公司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261.98%。公司2021年上半年業績較上年同期增長的主要原因系,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下游生產停工,需求削弱,因此去年同期可比基數較小。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公司下游需求逐步回升并在2021年上半年保持持續旺盛,公司產品銷量大幅上升;下游應用領域需求旺盛,但公司所處行業上游出現產能緊張。公司在2020年四季度時即開始積極備貨應對,使得本期能不斷地持續支持下游,但仍需要不斷調配產能,才能滿足客戶需求。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影響公司做出了戰略性降價決策,而本期由于供給端緊張,成本略有上升,因此公司在產品價格上略有回調;公司為研發型公司,總期間費用中約70%以上為研發費用。本期繼續加大研發力度,不斷投入新項目的研發,因此研發費用仍然保持快速增長,但增幅小于收入增幅,因此凈利潤上升。
半導體設備
芯源微
芯源微發布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3100萬元到4000萬元,同比增加398.59%到543.35%左右。報告期內,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銷售訂單較上年同期有大幅增加,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整體經營情況良好。公司在集成電路前道晶圓加工、后道先進封裝、化合物、MEMS、LED芯片制造等領域的收入均有較大增長,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預計超過3.2億元,基本達到去年全年水平。
北方華創
北方華創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76億元-3.3億元,同比增長50%-80%。北方華創表示主要是因為2021年上半年受下游多領域市場需求拉動,公司電子工藝裝備及電子元器件業務進展良好,銷售收入均實現同比增長,也使得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大族激光
大族激光發布盈利預告,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8.5 億元~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36% ~44.38%。具體來看,上年同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及上下游均開工不足,本年度公司各項業務恢復正常,主營業務有續開展,消費類電子業務需求向好,產品訂單較上年度保持穩定增長;受益于行業景氣度的持續提升,PCB行業專用設備業務訂單及發貨均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由于美元匯率波動導致公司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約9000萬元。
半導體封測
通富微電
通富微電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1年上半年盈利3.7億元-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2.00%-276.87%。受益于集成電路國產化持續推進,智能化、5G、物聯網、電動汽車、以及家電、平板等終端市場需求增加,2021年上半年,半導體封測產能繼續維持供不應求的局面;公司在高性能計算、5G、存儲器、顯示驅動芯片以及汽車電子等方面的業務進展順利,營業收入持續擴大;在全球供應鏈產能緊張的情況下,公司通過有力組織,努力使產能最大化,應對旺盛的市場需求。
“缺芯荒”下,國產半導體發展進入快車道
2020年年底至今,全球芯片廠商產能告急,“一芯難求”已成常態。在此背景下,國產半導體能迎來亮眼的業績表現實屬可貴。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1739.3億元,同比增長18.1%。其中,設計業銷售額717.7億元,同比增長24.9%;制造業銷售額為542.1億元,同比增長20.1%;封測業銷售額為479.5億元,同比增長7.3%。
無疑,加速芯片國產化進程已成為中國科技企業重要的議題之一。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芯片相關企業(包括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7.41萬家,2020年新注冊企業2.28萬家。進入2021年以來,漲勢難停,一季度我國新增芯片相關企業8679家,同比大增302%;其中,3月份4047家企業注冊,同比增長226%。從地區分布來看,目前廣東省以2.52萬家企業高居第一,江蘇、浙江分列第二、三位。
此前,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到,中國芯片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70%,成為無數人關注的焦點。而官方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我國芯片自給率僅為30%,要想在2025年達到70%,在5年時間里自給率翻一倍以上極具挑戰。如今來看,國產芯片產業與國外差距重點體現在IC制造環節,而國家政策和資本對國產芯片的支持正在加大,市場對于國產芯片的信心正在逐漸增強,下一步重點解決諸多“卡脖子”問題,相信在芯片領域的發展會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