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周,小米連續兩次大方贈予員工股票,這波拉仇恨操作滿分,成為名符其實的別人家的公司,讓人羨慕不已。
先是7月2日向3904名員工總計授予7000多萬股股票,其中約有700名優秀青年工程師入選小米最新的人才激勵項目“青年工程師激勵計劃”,他們將獲得總計1604.2萬股股票;后是7月6日向技術專家、中高層核心管理者、新十年創業者計劃首批入選者等,總計122人,獎勵1.2億股小米股票。
顯然,小米這一前所未有的人才激勵足夠振奮人心,有利于提升內部團隊士氣。那么問題來了,小米為何要重獎青年工程師和核心骨干?
小米推出股權激勵組合拳
在一定程度上,股票與真金白銀劃上等號。以小米截止公告日的最新股價26.2港元計算,7月2日的股權激勵共耗資18.4億港元,人均47萬港元,其中入選“青年工程師激勵計劃”的700名員工人均獲獎勵約60萬港元,高于平均水平。而7月6日的股權激勵更為誘人,122人喜提1.2億股股票,共計25.6億人民幣。
與眾多上市公司股權激勵需要員工折價購買股票不同,小米是直接向員工送股票。對,你沒看錯,小米自掏腰包買股票送給作出巨大貢獻的員工,受激勵員工無需花一分錢,即可與公司共享發展成果。更為難得的是,隨著小米不斷做大變強,小米未來股價表現值得期待,他們手中的股票擁有較大升值空間。
據我觀察,小米推出股權激勵組合拳,主要有兩個特點:
一、激勵規模大。3904名員工、122名核心骨干獲得股權激勵,即共計4100多人被重賞,覆蓋面廣。其中,青年工程師激勵計劃由雷軍親自牽頭,首批近700人覆蓋研發工程師、測試、產品經理、設計師等,來自芯片研發、機器學習與算法、軟硬件開發、云計算、系統架構、圖像處理、材料工藝、操作系統、影像調教、交互設計等眾多前沿崗位,其中最小的入選員工僅有24歲。
由此可見,小米多層次人才將從中受益,共計花費近41億元人民幣,出手十分闊綽,為了打造可持續的創新伙伴集體也是蠻拼的。同時,小米這波股權激勵重點明確,既強化小米技術團隊的底蘊和實力,確保中高層團隊的穩定,也為中高層團隊未來梯隊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干勁十足的青年工程師有朝一日將更上一層樓。
二、彰顯凝聚力。盡管青年工程師獲得的是短期激勵,但我相信他們之所以嶄露頭角,不僅歸功于業務能力突出,還十分看好公司發展前景,未來或將長期持有小米股票。同時,核心骨干獲得的1.2億股股票具有為期10年的鎖定期,說白了就是與公司深度綁定,促使他們與小米共同成長、共同獲利。
值得一提的是,122人中包括新十年創業者計劃首批入選者,他們將小米使命和自己人生價值緊密聯系起來,激勵他們以創業者心態和投入度,相約十年、奮斗到底,這也充分彰顯小米核心團隊的凝聚力和對小米未來發展的信心,越來越多的核心骨干敢于立下十年之約,加入到和小米一起奮斗的隊伍中來。
試想一下,當員工個人價值和企業價值形成正向相關性后,企業何愁沒有創新氛圍和戰斗力?
小米為何重金激勵人才?
明眼人都看得出,小米此舉意在用豐厚的福利來留住技術人才,畢竟光談夢想、福利上不去注定行不通,但它的用意卻不止于此,還有三大深層次考量:
一、為新十年開路。2020年,在小米成立十周年之際,小米提出三大鐵律——技術為本、性價比為綱、做最酷的產品。此次推出股權激勵計劃,背后正是小米注重研發、技術創新、產品力的表現,旨在搶占新十年技術創新的制高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小米完善激勵制度,有助于建立一個全球頂級技術團隊,打造成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公司。
同時,2020年,雷軍為小米新十年定調——重新創業。而創業不僅要吃苦,也要注重享福,加強對人才的激勵,尤其是技術人才的激勵,成為挖掘新人、持續提升團隊活力的重要手段。通過給予類似早期創業者的回報,激勵他們和公司共繪未來十年的美好藍圖,在推動公司持續前進的同時,分享公司成長的價值。
二、全球化人才需求。去年8月,小米核心戰略升級為“手機×AIoT”,今年3月又官宣正式造車,鑒于手機、AIoT、新能源汽車三大賽道競爭激烈,小米想要同時打贏這三場仗,離不開豐富的頂尖人才積累。而人才積累無外乎外部招聘、內部培養兩種途徑,小米雙管齊下,既對外招募5000名工程師,又以誘人福利進行技術人才的儲備。
而吸引技術人才的法寶無外乎利益和成就感,青年工程師更在乎利益,核心骨干則追求成績感,小米對他們的訴求拿捏極其準確。青年工程師激勵計劃主要面向年輕人,他們更看重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好處,這份短期激勵使他們在年薪之外獲得另一筆收入。反觀核心骨干往往不缺錢,他們渴望能真正干成一件事,小米與他們立下十年之約,激勵他們與公司共進退,攜手創造更多不可能。
三、踐行社會責任。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僅體現在產品服務大眾,還體現在對人才的培養。小米這波股權激勵,主要重獎那些作出突出貢獻的技術人才,代表小米體系內培養出大量能人,這不僅是小米的寶貴財富,也間接為社會創造價值。
同時,人往高處走,縱觀國內手機行業,綜合實力比小米強的玩家并不多,人才培養的重擔自然落在小米自己身上,這也是其作為行業領先者應有的擔當和表率。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誘人福利是加速人才成長的催化劑,小米股權激勵計劃可以促使人才奮勇爭先,打造全球創新根據地,這也符合全行業和自身的期待。
小米崇尚技術立業
小米崇尚技術立業,向來重視對技術人才的投入和激勵。2018年,小米上市前夕就向數千名核心工程技術人才授予期權激勵。上市后,小米也曾多次授出股份獎勵,僅在2020年就有5次。2019年,小米成立集團技術委員會,并推出“百萬美金技術大獎”,這是小米內部最高技術大獎。
在我看來,小米重獎技術人才,歸根結底是公司基因使然。其骨子里是一家技術推動的創新科技公司,早在創業之初,創始人團隊全部有技術背景,前100號員工幾乎全是技術人員,到現在擁有2萬多名員工,技術立業已成為小米血液里最重要的東西。
事實上,小米以技術為本,最直觀的表現當屬研發投入持續增長。上市前3年研發投入共計111億元,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為58億元、70億元、100億元,今年預計同比增長30-40%。2020年初,雷軍表示,小米未來5年要在“5G+AIoT”上投入500億元,而這筆資金大部分都會用在純技術研發上。
高投入帶來高產出,小米迎來技術全面開花結果的大好局面。2013年4月,第一款NFC功能手機小米2A發布;2015年1月,小米Note成為全球首款運用3D曲面玻璃后蓋的手機;2016年10月,全球首款全面屏手機小米MIX閃亮登場;2018年5月,全球首款雙頻GPS手機小米8問世、2020年在無線充電和影像等領域領跑全行業......
當然,研發投入并非衡量企業對技術是否有極致追求的唯一指標,技術文化的打造同樣至關重要。擁有濃厚技術氛圍的公司,往往對工程師更具吸引力,原因很簡單,不僅可以在技術上做各種探索,還給工程師提供寬廣的上升通道。
令人欣喜的是,小米對技術人才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強,集團技術委員會的成立,就是為了打造一流的技術團隊和文化,不僅在物質上重獎做出突出技術貢獻的工程師團隊,還通過各種其它形式的獎勵,讓技術人員獲得榮譽和尊重。由此可見,小米的技術人才觀就是讓年輕人挑擔子,給年輕人機會,讓更多技術人才涌現。
如今,小米正致力于建設一流的技術文化和卓越的工程師文化,工程師可以一心一意做技術,發揮余地和上升空間巨大,并能獲得應有的豐厚回報。面向未來十年,雷軍展望道,“創新之火將會照亮每個瘋狂的想法,小米將成為工程師向往的圣地。”
換言之,小米會給工程師極高話語權,自由的技術氛圍讓人羨慕不已,鼓勵年輕人大膽創新,自由探索技術無人區,才能激發工程師的創新潛力,創新才會源源不斷。“沒有頂尖人才,創新就是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小米加大力度激勵技術人才,正是為了將小米打造成工程師向往的圣地。
毫無疑問,如果小米想要在新十年依然保持高增長、組織保持創新活力、做到產品擁有持續競爭力,必須依賴于大力度的技術人才激勵和整個團隊的激勵機制。隨著小米逐漸完善激勵制度,籠絡天下頂尖技術人才,其未來可期,新十年定將越戰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