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落實數字中國戰略部署,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方面跟蹤監測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發展情況,開展信息化發展評價工作,編制完成《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對“十三五”時期數字中國建設取得的重要成就進行了闡述,指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網絡,并解決了貧困地區不通網的歷史性難題;展望“十四五”,《報告》提出,應深化5G商業布局與創新應用,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全面推進IPv6商用部署。
我國“十三五”期間
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網絡
《報告》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全球領先,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網絡和4G網絡,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2.6%提升到2020年底的96%,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7.4%提升到2020年底的108%,全國行政村、貧困村通光纖和通4G比例均超過98%。5G網絡建設速度和規模位居全球第一,已建成5G基站達到71.8萬個,5G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由2015年底的41.9億GB增長到2020年的1656億GB。國家域名數量保持全球第一位。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取得明顯成效,固定寬帶和移動LTE網絡IPv6升級改造全面完成,截至2020年底,IPv6活躍用戶數達4.62億。另外,網民規模由2015年底的6.88億增長到2020年底的9.89億,互聯網普及率由50.3%提升到70.4%。網絡提速降費力度不斷擴加大,固定寬帶和手機流量平均資費水平相比2015年下降幅度超過95%,平均網絡速率提升7倍以上。
在網絡扶貧方面,《報告》中提到,貧困地區不通網難題歷史性得到徹底解決。截至2020年底,貧困村通光纖比例由電信普遍服務試點之前不到70%提高到98%,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村通寬帶比例從25%提升到98%,超額完成2020年“寬帶網絡覆蓋90%貧困村”的目標。基礎電信企業面向貧困地區開展精準降費,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選擇使用光纖寬帶等基礎通信服務資費套餐給予最大幅度折扣優惠,已惠及超過1200萬戶貧困群眾,讓貧困群眾“用得起”信息服務。
5G網絡、云網建設方面
我國正持續發力
《報告》描述了當前,我國5G網絡、云網建設方面正在持續發力。
其一,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獨立組網(SA)率先實現規模商用,全國超300個城市規模部署5G SA。光纖通信建設取得新進展,截至2020年底,全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5169萬公里。光纖寬帶正全面從百兆向千兆升級,10G PON千兆光纖網絡已覆蓋用戶超過1億。2020年,國際頂級域名服務節點總數達到39個。IPv6規模部署持續加速,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申請的IPv6地址資源總量達到54592(塊/32),位居世界第二。
其二,我國也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窄帶物聯網(NB-IoT)網絡,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1.5億,基本實現縣城以上連續覆蓋,物聯網感知終端廣泛部署到水電煤氣等市政設施領域。
其三,云和數據中心為核心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速。云網融合持續推進,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直連骨干網比例近70%。
“十四五”全面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報告》最后總結了全面推進“十四五”時期數字中國建設的相關舉措。其中提到,應深化5G商業布局與創新應用,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全面推進IPv6商用部署。推動物聯網全面發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接入能力。
關于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方面,《報告》中認為,應圍繞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實施“上云用數賦智”,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現代供應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培育信息技術產業生態,支持網信企業發展壯大,推動數字技術成果轉化應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