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有消息稱,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正在考慮以300億美元(合約1937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美國晶圓代工廠商格芯(GlobalFoundries)。在分析師看來,如果收購成功,將有助于拉動美國在晶圓半導體領域的整體進展,同時對臺積電形成新的制衡。
據新浪科技,7月16日,有消息稱,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正在考慮以300億美元(合約1937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美國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商格芯(GlobalFoundries)。在分析師看來,如果收購成功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商格芯,將有助于拉動美國在晶圓半導體領域的整體進展,同時對臺積電(臺灣晶圓代工廠)形成新的制衡。據調研機構TrendForce數據顯示,目前在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營收市場中,臺積電、三星、聯電等半導體公司包攬前三,晶圓代工廠格芯排名第四。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半導體晶圓代工廠格芯CEO Thomas Caulfield曾透露晶圓代工廠格芯正在敲定上市計劃。此次收購案的傳出或許是正常問詢中的公司接觸。不過,不管收購晶圓代工廠格芯成功與否,英特爾在半導體晶圓代工領域的野心已經展現。
據華爾街見聞7月16日最新消息,隨著Delta病毒持續肆虐,日本、新加坡、印尼、越南等亞洲多國疫情進一步加劇。此外,馬來西亞周四報告了13215例新的冠狀病毒病例,高于前一天的11618例,并連續第三天創下紀錄。馬來西亞衛生部目前已報告880782例新增病例。一位馬來西亞醫生警告說,Delta 變體比其前身和其他變體更具傳染性,人們可以在短短5秒內被感染。
值得關注的是,東南亞是全球主要的半導體芯片封裝和半導體芯片測試中心,在全球芯片封裝測試市場的占有率為27%。其中,馬來西亞則是全球第七大半導體出口中心,全球范圍內有超過50家半導體公司在馬來西亞有投資,幾乎涵蓋了所有半導體巨頭。這從側面說明了,東南亞國家疫情的加重將會對全球半導體芯片供應產業鏈造成嚴重影響,“芯”痛(即半導體芯片短缺)或許還要持續更長一段時間。Gartner預測:全球半導體供應短缺將持續整個2021年,并在2022年第二季度恢復至正常水平,而基板產能限制可能會延長到2022年第四季度。也就是說在此之前,半導體還會伴隨著長時間的芯片短缺,漲價函依舊會接踵而至。
在芯片荒持續蔓延的情況下,為了讓大家的”芯“不那么痛,緩解芯片短缺,2021年8月12-13日,Big-Bit將在深圳龍崗珠江皇冠假日酒店一樓聚龍廳舉辦“2021'中國電子熱點解決方案創新峰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會將會邀請到多家芯片廠商:Power Integrations,華潤微電子,晶豐明源,國民技術,中微半導體,明微電子,航順芯片,杰華特,賽元微電子,賽騰微電子,隔空科技,路傲電子等等,還有一些正在報名的企業。
此外,與以往會議不同的是,本次會議涵蓋八大主題,會議日程如下:
目前參會報名通道已開啟,歡迎各位前來參會,報名: 進入嗶哥嗶特商務網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