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帶動了全球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甚至動力電池供應商的上游,電極材料供應商也順勢從幕后走到臺前,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之一。
例如頭部電池企業比亞迪的鋰電正極材料供應商——當升科技,便是借助市場利好迅速成長為國產龍頭企業并走出國門的幸運兒之一。
據公開資料顯示,當升科技正式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僅僅是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的一個課題組。
后期才成為國內領先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專業供應商,且客戶逐漸覆蓋SK、SDI、LGC等海外巨頭。
公開數據表明,2020年當升科技實現營收31.83億元,其中從海外賺了12.18億元,占比同比大幅增長至接近40%。
受海外客戶占比提升的影響,在2021年第一季度,該公司的營業收入以及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高達204%和354%。
要知道,該公司
,并成為動力電池產業鏈上游的龍頭供應商呢?
在筆者看來,這主要得益于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市場環境以及發展趨勢的利好,為當升科技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機遇。
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導致全球市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激增,而這又對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供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此影響,當升科技進入業績快車道。
貝殼投研預計,2020年至2025年全球正極市場需求量有望增長超四倍,在2025年鋰電正極材料需求量或達到203萬噸。
另一方面當然是該公司的研發能力。
市場利好只能為一眾企業提供發展機遇,但企業能否在利好條件下成功抓住機遇,仍然要看自身的實力如何。
筆者了解到,當升科技自成立之日起邊十分注重研發。近年來公司研發費用占總營收的比重持續上漲,在2021年第一季度,研發費用率達到5%。
而且,當升科技2020年公司員工中,有27%都是搞研發的技術人員。
得益于此,根據天眼查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升科技手中的專利數量達到129項,處于業內領先水平。
技術上的優勢和沉淀,為當升科技產品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這同時也是該公司能夠拿下三洋能源、索尼、SKI等海外巨頭客戶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