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消息,據外媒CRN報導稱,英特爾將關閉RealSense計算機視覺技術部門,逐步減少投資3D相機和傳感器,未來將專注于芯片制造等核心業務。
報道稱,兩周前,英特爾RealSense業務負責人薩吉·本·摩西(Sagi Ben Moshe)在LinkedIn上表示,他將離開工作10年的英特爾,開啟職業生涯新篇章。這份聲明似乎也側面證實了RealSense部門將關閉的消息。
CRN報導稱,美國加州弗里蒙特分銷商ASI行銷副總裁肯特?蒂比爾斯(Kent Tibbils)表示,他們有經銷RealSense產品,雖然不知道英特爾計劃關閉業務,但聽到這個消息他并不驚訝。
“RealSense是絕對非常小眾和專業,但不是銷量很好的產品。”蒂比爾斯表示,RealSense對于用于醫療應用和數位標牌產品,對更關注工業和嵌入式應用的經銷商來說,可能是更好的銷售對象。
對于RealSense部門將要關閉的消息,芯智訊也聯系了RealSense中國區負責人確認,對方表示,“昨天開始有聽到類似的消息,應該說是我們的產品線會有很大的變化,具體情況還需要等待正式的通知。”
也就是說,英特爾并不會完全關閉RealSense部門,而是會對產品線進行調整。
隨后,英特爾中國公關負責人也對芯智訊表示,RealSense業務是在“縮減和調整中”,并非徹底關閉。
RealSense是專為立體視覺應用而設計,可以幫助客戶以非常“快速和簡單”的方式構建有立體視覺功能的產品。
英特爾早在2012年左右就著重研發實感技術,當時叫Perceptual Computing,即感知計算,并開放英特爾感知計算軟件開發套件,設重獎舉辦因特爾感知計算挑戰賽,吸引眾多開發者參與。
隨著技術完善與成熟,在2014年的CES上,英特爾正式將其更名為RealSense,即實感技術,并推出了首款集成了 3D 深度和 2D 鏡頭模塊的 RealSense 3D 攝像頭模組,它能實現高度精確的手勢識別、面部特征識別,可幫助機器理解人的動作和情感。
經過數年的迭代,英特爾推出了一系列功能更為強大,更為小型化,成本更低的RealSense模組。
目前RealSense產品組合主要包括:編碼光系列(SR300系列)、雙目立體深度系列(F400/D400系列)、光學雷達系列(L500系列),可支持各種形式的高解析度和高幀率。產品由英特爾RealSense Vision處理器和ASIC驅動,并配有軟件開發工具包以及骨骼追蹤等軟件。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機器人,智能門鎖、無人機和增強/虛擬現實(AR / VR)等應用領域。
2019年1月,英特爾還發布了全新的RealSense跟蹤攝像頭T265,這是一款新型的獨立內向外位置追蹤設備,它將為開發人員提供強大的自主設備構建模塊、提供高性能的指導和導航,旨在與RealSense Depth相機配合使用的補充解決方案。
在2019年9月由芯智訊主辦的“2019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英特爾RealSense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還正式發布了專為人臉認證應用場景優化的RealSense模組以及針對智能門鎖市場的英特爾RealSense+Movidius AI解決方案。
今年1月,英特爾正式推出了全新的基于 RealSense ID 傳感器的3D人臉識別解決方案F450/455,能夠為 ATM 和智能門鎖等應用場景提供技術支持。
在客戶方面,Ninebot的Loomo Go機器人,Yuneec的無人機產品、RightHand Robotics的倉庫分揀機器人、小鈷科技的智能門鎖方案等都有采用英特爾的RealSense技術。不久前小米發布的仿生機器狗CyberDog,就采用了英特爾的RealSense D450深度攝像頭模組。
雖然RealSense產品有得到不少行業客戶的應用,但是相對于面向消費類市場的產品來說其仍然是一個非常小眾化的產品,且對于英特爾的營收貢獻和業務拓展的幫助也相對有限。
在今年3月,英特爾的新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正式上任之后,提出了全新的IDM 2.0戰略,將英特爾的戰略方向重新聚焦于半導體設計和制造,并宣布了一系列的在半導體制造領域的重大投資。在此背景之下,英特爾進一步縮減對于其他邊緣業務的投資也并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