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9月9日報道,本周一,據日經亞洲報道,隨著臺積電宣布晶圓代工價格上漲,芯片及相應的終端設備價格或將在2022年繼續上漲。
自8月25日有媒體報道臺積電代工漲價后,其具體的漲價幅度、從什么時候開始漲以及代工價格的上漲會不會向下游轉移成為了行業內關心的話題。
芯東西采訪到了行業內的芯片設計廠商和后端企業,芯片設計廠商透露臺積電已在8月25日通知全面漲價20%,而且此后上線生產的晶圓都會是漲價后的價格,設計廠商已經下單的晶圓也在漲價之列。但具體的終端產品是否漲價并不確定,還是要看供應鏈中各個廠商的議價能力。
后端企業則暗示,受晶圓代工產能增加影響,封測廠產能將較為緊張,其報價存在上漲的可能。
自臺積電漲價事宜被報道后,臺積電的股價迎來了新的增長,25日當天上漲了4.39%。截至芯東西完稿,臺積電股價已至121.89美元(約合人民幣786元),總市值達6321億美元(約合4萬億人民幣)。
01.
所有客戶漲價2成,蘋果僅漲3%
據報道,臺積電的代工漲價將以16/12nm為分界線,16/12nm以下(含12nm)的先進制程報價調漲20%,12nm以上的制程報價上調10%左右。目前,臺積電尚未就此事進行回應,但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媒體的調查結果均顯示漲價存在。
芯東西也采訪了相關芯片設計廠商,其回復稱,臺積電已在8月25日通知全面漲價20%,而且此后上線生產的晶圓都會是漲價后的價格,臺積電客戶已下單的晶圓一樣在漲價之列。
比特大陸此前披露了相同的漲價時間和價格上調幅度。比特大陸的螞蟻售前公眾號稱:“(8月)25日上午臺積電通知所有客戶,即日起所有半導體制程均漲價20%。”
有芯片高管稱,十多年來,他還沒見過臺積電推出過如此廣泛的漲價。另一方面,本次臺積電漲價并未給客戶流出緩沖期,其最新價格在通知當天立即生效,而這也是極為罕見的舉動。
不過相比其他廠商,第一大金主蘋果則享受到了特殊待遇。據悉,作為臺積電最大的客戶,蘋果的訂單占臺積電晶圓代工收入的20%以上。在本輪漲價中,臺積電對蘋果的代工價格僅上漲3-5%。
02.
代工廠商股價上漲,設計客戶齊下跌
其他芯片設計廠商則并沒有那么好的待遇。在漲價沖擊下,一直以來獲利頗豐的芯片設計廠商受到了沖擊。
8月26日當天,中國臺灣東森財經新聞列出了臺灣晶圓代工廠商和芯片設計廠商在市場中的兩種不同的境遇。臺積電、聯電代工雙雄自宣布代工漲價后,其股價一路上漲;而聯發科、聯詠、矽創、天鈺等設計廠商的股價跌幅都超過了2%。
同時,由于單顆芯片的價格提升,IP廠商所能夠收取到的授權費也會隨之上漲。多家臺灣IP廠商在消息公布當日迎來了股價上漲。
DigiTimes報道稱,臺積電的漲價將會影響很多IC設計廠商,蘋果iPhone 13的售價可能會因此而提高。根據拆解網站TechInsights對iPhone 12 Pro Max的數據,臺積電代工的AP射頻芯片占到了全機成本的19%。
▲TechInsights給出的iPhone 12 Pro Max拆解圖
臺積電漲價后,三星和韓國的晶圓代工廠Key Foundry也宣布在九月份會上調其芯片報價,針對不同合同額和客戶,代工價格提升15%到20%不等。至此,晶圓代工價格的上漲基本已成定局。
而據芯東西采訪,受晶圓代工產能增加影響,封測廠產能將處于緊張態勢,測試設備交付時間已經延長,封測廠商的報價同樣存在上漲可能。
在這樣的趨勢下,汽車、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市場都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沖擊,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上述這些產品一定會漲價。
接受芯東西采訪的芯片設計廠商回應道,因為每個case的情況不同,芯片設計廠商的報價都有所不同,晶圓代工漲價對產業鏈下游的影響到底如何,還需要結合終端市場和供應鏈整體情況考慮。
終端產品的價格是否上漲,仍取決于上下游廠商的議價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當前臺積電有所漲價,但是很多客戶都表示接受這樣的價格調整。
一方面,當前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對很多陷入困境的廠商來說,問題不是晶圓價格有多貴,而是能不能搶到足夠的供應份額。
另一方面,臺積電的代工價格雖然單次上漲幅度較高,但仍處于一個可以接受的區間。全球第三大硅晶圓廠商環球盡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稱,由于生產和物流成本的提升,硅晶圓和基板等芯片制造上游材料價格都在上漲。
據悉,此前臺積電代工價格普遍比聯電等廠商高出15%-30%,其價格一般被視為行業標準。但在上游材料漲價、市場需求暴漲的情況下,聯電的代工價格在今年已有多次上漲,其部分制程報價甚至高過臺積電的報價。
因此臺積電的漲價比較符合行業趨勢,對很多客戶來說并不難接受。
03.
臺積電先進制程投入影響收益
市場份額降低1.6%
如果細究臺積電的漲價原因,其在先進制程上的大筆投入是一個關鍵因素。不少分析師稱,盡管臺積電今年上半年的營收超過預期,但其資本支出的配置出現了錯誤。
簡單來說,就是成熟制程市場更加火熱,但是臺積電并沒有投入相匹配的資金來順應市場變化,反將各種資源投向了沒那么短缺的先進制程,從而在當季的市場份額和毛利率等數據上表現平平。
根據TrendForce的最新調查顯示,臺積電的市場份額由上個季度的54.5%下降到了52.9%。相比之下,聯電、中芯國際、格芯等成熟制程玩家市場份額都有所增長。其中格芯和中芯國際的市場份額漲幅超過0.5%。
而從營收增速來看,中芯國際2021年2季度營收環比增長21.8%、力積電營收環比增長18.3%、格芯營收環比增長17%。而臺積電營收環比漲幅僅為3.1%,是前十大晶圓代工廠商中增速最慢的一個。
▲全球十大晶圓廠排名、營收與市場份額變化
同時,對先進制程的研發和建廠投入,也拖累了臺積電的毛利率和現金流。在二季度的報告中,臺積電的毛利率再次下降了2個百分點左右,其毛利率為50%。盡管臺積電的凈利潤率較高,但是其現金流大部分都被投入到了新的工廠和設備中。
聯電等玩家的毛利率卻一路走高,從去年年初的不到20%,如今已達31.25%。世界先進、力積電等廠商毛利率甚至接近40%。
事實上,針對臺積電毛利率、投資回報不斷下降的趨勢,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6月中旬就有過報告,認為其行業優勢正在減弱,降低了臺積電的投資評級。隨后在諸多不利影響下,臺積電股價一路下跌,21日市值蒸發近5000億新臺幣(約合1000億人民幣)。
國金證券的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評論稱,此前臺積電在先進制程上花費了過多的資本預算,從而在成熟制程上失去了部分市場份額。臺積電當前順應大流的漲價,可以彌補自身的支出分配問題。
陸行之認為,短期內,臺積電的漲價將會壓低市場需求,為那些短缺情況最嚴重且別無選擇的客戶保留一定產能供應。從長遠來說,更高的收入將幫助臺積電投資新的產能。而在漲價過后,臺積電的毛利率目標也隨之水漲船高。
▲成熟制程漲幅對代工廠毛利率影響
04.
結語:臺積電漲價引發行業新動作
成熟制程市場爭奪戰正在醞釀
繼臺積電漲價之后,資本市場給出回應,其股價8月26日后出現了大幅回升。在當前產線滿負荷運轉之際,本次漲價可能會直拉動臺積電的營收和毛利增長,助力其新廠投資與三星的制程競爭。
但在臺積電宣布漲價后,聯電等晶圓代工廠商也希望與部分芯片設計客戶簽訂2-3年的長約,以保證自己的盈利。未來,臺積電為了保證自己的市場份額和話語權,可能也會有所動作,成熟制程市場或成角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