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層繁榮之下,基礎軟件份額觸目驚心
IT 吞噬一切的口號,以及應用層繁榮的景象下,其實相對于美國市場,中國的基礎軟件市場在 IT 開支中占比小的可憐。2020 年,全球軟件產業業務收入約 10 萬億美元。其中排名前五位里,美國 2.7 萬億美元、歐洲 2.1 萬億美元、東南亞 1.15 萬億美元(日本 0.7 萬億美元,韓國 0.3 萬億美元)、中國 0.8 萬億美元、印度 0.35 萬億美元。
基礎軟件中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數字更是觸目驚心。全球桌面操作系統市場,Windows 市場占有率高達 88.14%;移動操作系統市場,Android 市場占有率高達 75.44%;第二名蘋果 iOS 市場占有率 22.49%。在中國 Linux 服務器操作系統領域(不包含免費開源的服務器操作系統),Red Hat 的市場份額為 69.6%,Micro Focus International(SUSE)市場份額為 15.9%,Oracle 市場份額為5.4%,Canonical(Ubuntu)市場份額為 1%,其他品牌市場份額為 7.8%。
操作系統是一個協調、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的控制機程序,并為上層應用提供開發接口的系統軟件。操作系統處于整個上下游生態的樞紐位置,向下需要兼容不同的底層硬件(服務器和芯片等),向上需要支持各類應用中間件與應用軟件。操作系統如此重要,但是在上面的各類操作系統數據中,卻幾乎看不到來自中國的操作系統。
基礎軟件、操作系統“卡脖子”威脅時刻相隨
縱觀軟件歷史發展,多年以來,操作系統一直是跨國企業壟斷最嚴重的領域之一,例如 Wintel 聯盟、CentOS 策略變更等“卡脖子”事件也層出不窮。
Wintel 聯盟占據全球個人電腦市場 90%以上份額。1990 年代初,蘋果、IBM 與摩托羅拉結成聯盟,共推 PowerPC 處理器,試圖突破 Wintel 在個人電腦領域的把持,結果無疾而終。
2020 年 12 月,CentOS 宣布 CentOS Linux 8 將于 2021 年 12 月 31 日終止,后續變為 CentOS Stream。CentOS Linux 7 也將于 2024 年 6 月停止維護。一時間在國內技術圈引起強烈震動,大量使用 CentOS 的用戶需要尋找替代方案,面臨成本和遷移難度的挑戰。
有專家曾表示:中國要掌握自己的根技術,否則很容易被“卡脖子”。要么建立自己的根技術,要么成為根技術產業鏈最底層的“民工”。
補足軟件短板,開源創新、生態、人才缺一不可
要解除受困于核心科技的封鎖風險,就需要堅定和加強核心基礎軟件的自主研發。今年初,在十四五規劃與 2035 遠景規劃中,國家明確提出發展前沿科技,并補足科技短板。政策之外,市場資本也在同樣全面轉入基礎軟件投資。
除了戰略性政策與資本長久投入,還有更多國內廠商在基礎軟件、操作系統長久深耕,并持續壯大。據分析,依靠政策推動,依托 Linux 開發的國產 PC 及服務器操作系統的替代提速,下游主流硬件廠商積極合作,生態不斷豐富,從“基本可用”向“好用易用”大跨步邁進。
基礎軟件并不像上層應用,可以各自領域百花齊放互不影響。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核心底層軟硬件之間具有強耦合性,也因此造就了 Wintel 聯盟的強大。所以,基礎軟件的崛起之路,任重而道遠,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關鍵點:
一、開源激發技術創新
開源建立了開放共享、平等參與的社區,打破技術與傳統軟件研發的邊界,開源文化從創始之初,就是推動技術進步的核心動力,也將是中國技術崛起的重要路徑。目前中國開源項目處在高速發展中,操作系統、分布式數據庫、AI框架的部分指標已經能夠達到國際前沿的水平。以新一代操作系統歐拉(openEuler)為例,開源之后的歐拉從內核、虛擬化引擎、計算框架這些核心關鍵節點,快速提升算力和性能。與鴻蒙實現內核技術共享之外,歐拉創造性的提出全棧原子化解耦,支持版本靈活構建、服務自由組合,通過一套架構靈活支持南向多樣性設備,北向全場景應用。而鴻蒙操作系統,不僅解決智能終端的操作系統被“卡脖子”問題,而且帶給消費者更好地全場景交互體驗,這也以往移動操作系統所未有過的創新之舉。
二、各方合力推薦生態繁榮
基礎軟件的強耦合性決定了需要各方長期適配優化,合力推進生態的繁榮。例如歐拉生態在開源社區不斷發展演進,目前已吸引6000多名開發者,近100家企業、高校、機構和組織加入。歐拉系統還匯聚從處理器、整機、操作系統發行版廠商、到行業應用等全產業鏈,十多家主流操作系統領軍企業發行基于歐拉的商業版本。7 月, SUSE 與 歐拉共同宣布合作推出基于歐拉的發行版系統數碩 Linux。接下來歐拉還將與云、邊緣、嵌入式等領域伙伴,一同推進更廣泛的應用場景研發和合作探索。
三、人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源泉
各層面技術專業人才,是保證基礎軟件可持續發展的源泉,也需要各方加大投入。例如2020年,教育部-華為啟動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項目,將最新的技術和知識融入相關理工科專業,培養計算產業人才。目前已經在72所高校落地,未來將擴展到全國2700所院校。已經與清華大學聯合出版6本教材和系列教輔(其中有歐拉操作系統,高斯數據庫),還計劃發布超過30本系列化教材。其中,歐拉已經完成相應的教材課件和教輔材料開發,2020年已有8所高校開課歐拉操作系統,30所高校進行課程大綱對標和刷新,已有60多名老師參加操作系統相關培訓課程。
在中國廣闊的市場下,IT 就像參天大樹,枝繁葉茂(上層應用),因此,大地之下的根莖(基礎軟件)更需要強壯發達。上述種種舉措,就像是齊力灌溉這顆參天大樹在土壤下的根,以開源激發技術創新、合力生態推進,加大人才培養,缺一不可。根基的強壯,必將抵御一切惡劣風雨的打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輩將上下而求索,我們終將收獲甜美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