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來臨,我國在5G競賽中處于領跑地位,這離不開一眾在通訊領域深耕多年的硬科技企業,其中就包括華為5G基站濾波器第一大供應商——江蘇燦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勤科技”)。
11月2日晚,燦勤科技發布公告稱將于11月4日進行網上路演,不日將登陸科創板。招股書顯示,燦勤科技主要從事微波介質陶瓷元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隨著全球移動通信行業快速邁進5G時代,5G介質波導濾波器的市場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
燦勤科技2012年開始啟動介質波導濾波器的研發,2018年成功實現5G介質波導濾波器的量產,目前已成為全球5G通信產業鏈上游重要的射頻器件供應商,與華為、愛立信、大唐移動等通信設備生產商建立了長期的業務合作,并于2019年成為華為的核心供應商,還參與到中國移動的5G聯合創新中心項目。
一、擁有完全自主的研發和生產能力
燦勤科技一貫堅持實施自主創新的發展戰略,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微波介質陶瓷元器件的研發及生產,堅持以技術創新作為業務發展核心,緊密跟蹤通信行業發展趨勢,持續投入研發,不斷推動微波介質陶瓷元器件技術的創新和進步。
憑借長期的技術積累,燦勤科技的主要產品5G介質波導濾波器在產品性能、穩定性、成本控制能力以及量產交付規模方面得到了下游客戶的廣泛認可。
其中“自有陶瓷粉體配方”、“陶瓷燒結工藝”、“介質濾波器成型工藝”是燦勤科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構成,是其擁有完全自主的研發和生產能力的體現。
陶瓷粉體配方上,燦勤科技目前已掌握150余種介質陶瓷粉體配方,其中60余種介質陶瓷粉體已實現商業化批量應用,粉體種類較為齊全,介電常數可以覆蓋9-130不等的范圍,且溫度系數?。?-10ppm)。
陶瓷燒結工藝方面,燦勤科技的核心團隊在陶瓷粉體材料燒結領域擁有超過20余年的技術積累和工藝沉淀。燦勤科技的燒結工藝已經相對成熟,對燒結工藝過程中的溫度、時間、氣氛等參數的控制已經相對成熟,可以通過對這些參數的優化,燒結得到可靠性高、電性能優良、物理性能優良的坯體,燒結工序的良品率最高可達到99.3%以上。
介質濾波器成型工藝方面,燦勤科技生產成型的陶瓷坯體密度一致性好,燒結變形小,尺寸精度高,坯體缺陷少。采用燦勤科技的工藝制成的陶瓷坯體,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縮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產品良率,保證了陶瓷介質濾波器的性能,目前燦勤科技主力產品成型工序良率最高可達到95%以上。
此外,自主掌握研發和生產的全部環節也能避免技術被卡脖子,燦勤科技的生產與研發能夠覆蓋“射頻/結構設計—介質粉末制造—成型—燒結—研磨—金屬化—電極—SMT—調試”等完整鏈條,不存在因某個環節嚴重依賴外部技術力量而生產受限的情形。
憑借上述技術及工藝,燦勤科技成為全國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目前擁有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60項,境外專利1項,多項工藝技術系國內首創,同時還參與制定了四項行業標準,技術領先優勢顯著。
燦勤科技的“耐高溫天線的研發及產業化”和“5G通信用介質濾波器”分別榮獲“2018年中國技術創新應用大賽產業化類金獎”和“2019年中國先進技術轉化應用大賽產業化類銀獎”。2019年,燦勤科技的“5G基站用大功率介質腔體濾波器關鍵技術研發”被列入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二、募資有助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力
燦勤科技本次IPO計劃募集資金38.36億元,用于新建燦勤科技園、擴建5G通信用陶瓷介質波導濾波器、補充流動資金三個項目。其中,新建燦勤科技園項目包含三個子項目:介質波導濾波器產能擴張項目、新建HTCC、LTCC產品線項目、新建電子陶瓷研究院項目。
這些項目的建設具有增強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力的作用。
以HTCC、LTCC產品線項目為例,目前國外廠商在HTCC、LTCC領域投入已久,日本、美國和德國等發達國家已進入產業化、系列化的階段,在產品質量、專利技術、材料體系、設備自動化、規格標準主導權等方面優勢巨大。
受國際貿易摩擦影響,HTCC、LTCC產品國產化替代的市場空間巨大。由于HTCC、LTCC行業技術門檻較高,目前僅有少數國內廠商在著手研發HTCC、LTCC技術,形成批量供應能力的企業更是少數,技術能力和產量水平目前還遠遠不能滿足國內相關領域的發展需求。
因此,國內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工藝水平和技術能力,提高自身產品的競爭力。對目標產品核心技術的突破將幫助實現我國HTCC、LTCC電子陶瓷產品的進口替代,促進通信產業上下游的快速健康發展,提升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燦勤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深耕于微波介質陶瓷材料及射頻器件產品技術的研發與生產,在微波介質陶瓷材料的制備工藝方面具有長期的技術積累,儲備了HTCC、LTCC產品所需的材料配方、印刷、金屬化、共燒、測試等相關工藝技術。
燦勤科技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部分設備的配置,以及制造工藝和技術的進一步完善。隨著募投項目的落地,燦勤科技將結合市場需求進行不斷改進,力爭實現工藝的快速成熟、產品的核心指標水平達到并超越國內外競爭對手。
募投項目的落地,亦對燦勤科技落實戰略規劃——“成為全球電子陶瓷行業的領先者”具有深刻意義。
燦勤科技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擴建5G通信用陶瓷介質波導濾波器項目”將新增介質波導濾波器10,000萬只/年的產能。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新建燦勤科技園項目”將新增介質波導濾波器產能15,000萬只/年,用于應對5G基礎設施建設期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同時用于應對萬物互聯市場的未來需求。
上述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有效提升燦勤科技產能,進一步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增強燦勤科技持續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鞏固燦勤科技在行業中的地位。
三、硬科技屬性突出,指標遠超科創板標準
自2019年7月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上市至今,科創板上市公司已超300家,上交所對此的介紹是:一批“硬科技”、致力于攻克我國“卡脖子”技術的優秀企業及行業標桿登陸科創板。
雖然科創板上市公司眾多,但科創板依然堅守硬科技定位,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對于不符合定位的企業堅決不放行?!犊苿搶傩栽u價指引(試行)》的出臺,則在原有的科創屬性評價標準基礎上,豐富了科創屬性認定標準,進一步明確科創板的行業領域。
燦勤科技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完全符合科創板行業領域要求,其最主要的產品是介質波導濾波器,該產品主要應用于5G通信基站。燦勤科技是華為5G基站濾波器的核心供應商,于2018年成功實現5G介質波導濾波器的大規模量產。
燦勤科技的科創指標也已遠超科創板的科創屬性要求,按科創板屬性評價標準一(下稱“標準一”),擬上市企業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6000萬元,而燦勤科技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則高達1.13億元。
此外,標準一規定研發人員占當年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5項;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20%,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3億元。
而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研發人員92人,占員工總數的13.16%;現有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18項;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96.02%,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為10.42億元,皆超標準。
2018—2021年上半年,燦勤科技核心技術產品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9.25%、99.89%、99.95%、99.84%,核心技術產品具有進口替代,避免技術被卡脖子的價值,硬科技屬性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