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物聯網技術
如今中國實力展露,物聯網終端超過13億,在這個過程中,華為可謂是立下了大功,因為中國物聯網中斷數量已經遠超美日!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實力,美日這次真的落后了,為何中國物聯網技術能夠進步如此迅猛,除了5G帶來萬物互聯時代外,還有那些推動因素呢?
華為能夠立下如此功勞,和它現在大力推廣的NB-IoT技術有著非常巨大的關聯,作為中國目前使用的兩大技術標準之一,NB-IoT技術標準有著相關設備通訊網絡覆蓋范圍廣、復傳達次數高、設備能耗極低、數據傳送時間極短、以及設備成本非常低的一系列優勢而被中國各大部門廣泛采用。
那么,華為現在積極推廣的NB-IoT技術標準到底被用到什么地方呢?這一技術標準最主要用在了無線抄表體系、智能路燈、煙霧傳感器和智能門鎖等一系列的領域上,隨著中過已經明確提出了將NB-IoT體系與4G、5G一起納入移動物聯網體系綜合生態,并將其作為基站升級模塊體系,未來中國將能把NB-IoT體系支持拓展到全國至少100%的城市、97%的村鎮和40%的鄉村當中,從而確保國內公共物聯網設備能夠在這些地方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
這意味著,那些使用著NB-IoT技術的物聯網設備,在被4G通訊網絡全面覆蓋的地方都是能被有效使用的,因此,像是水電表、停車場咪表、智能門鎖、對信息交互要求不高的簡單智能家電,還有只有當緊急情況下才需要被激活告警的心跳監護儀之類數據通過量不大,但卻需要大量人力監控維持的特殊設備,只需要額外加裝一個價格不超過40元的NB-IoT通訊模組,外加一張價格便宜的低速流量卡,這些設備就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而無需額外人力的介入,這讓原本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的收據收集業務,又或者需要護士們時時刻刻保持警惕的危重病人監視工作變成了只需要一臺計算機,又或者幾個警鈴就能解決的小問題。
再加上相比于過去承擔這一業務的中國2G信號網絡,基于4G技術體系的NB-IoT基站體系只需要網絡運營商升級基站固件即可承接額外業務,并不需要他們花費額外的升級成本,而在加上現在的中國因為頻段需要而退役2G基站,以及NB-IoT體系在應對這種高數量、大范圍和低信號輸出物聯網體系終端時有著相比于2G網絡更大的優勢,所以,不管是通訊網絡運營商,NB-IoT設備生產企業,還是對應設備的使用者,都對這一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有著極大的興趣。
尤其在現有的NB-IoT標準體系已經被規劃到5G技術標準當中,被作為5G mMTC的一部分繼續加以改進,并很有可能在升級到R16階段后取代現有智能家居產品中的無線網卡以后,華為主導的NB-IoT標準將不僅能在中國占據主導地位,未來還很有可能作為全球統一標準,直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