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中目前存在當之無愧的三大巨頭,分別是騰訊、百度、阿里,這三家可以說是在互聯網行業中的市值占據一大半,在這三家中曾經的阿里可以說是能夠和騰訊并駕齊驅的存在,但是現在阿里市值為2.54萬億港幣,騰訊的市值為4.88萬億港幣。
為何曾經能夠和騰訊并駕齊驅的阿里現在市值縮水如此之多,其實也可以看出來阿里的巨頭夢已經開始破碎了,至于說百度一直都是這三家中存在感最弱的一個了,所以說到目前為止騰訊才是國內互聯網行業中唯一的一家巨頭。
現在的阿里雖然說看起來龐大而繁榮,但是實質上已經出現問題,這是一種虛胖的狀態,如果說阿里的那些沒有護城河的業務,其實早已經被騰訊打的七零八落。
在之前阿里一直都是固執地認為應該打造自己的商業體系,而且這種體系還是閉環的,那么對于阿里來說,如果出現任何能夠威脅這個閉環因素的存在,就會及時的消滅掉,但是后來的事實證明,阿里的這一舉措是失誤的,并沒有起到對自己體系閉環的作用。
阿里的大本營目前已經受到很大的挑戰,大家不要忘記阿里是做什么起家的,電商是阿里最為核心的業務,但是現在阿里在電商領域的挑戰卻很多,在電子領域京東的用戶群體更多一些,而在低價方面,又出現拼多多這匹黑馬,所以現在國內的電商行業不僅競爭激烈,更加存在非常嚴重的內卷行為。
還有全新的用戶購買模式,直播帶貨現在可以說是全民直播的時代,在網絡購買產品本來就是一個物美價廉的事情,但是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目前的電商也是影響非常之大,很多短視頻平臺也開始接入電商,可以想象著對于阿里的影響有多大。
雖然說阿里目前大局依舊比較穩,有阿里云,菜鳥聯盟,新零售,以及網上的金融業務等,話雖然沒錯,但是這些業務都是基于電商的平臺打造出來的,如果說連根基都不夠穩固的話,其他又何從談起。
不過現在的阿里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所以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真正能夠讓一家互聯網公司長久地發展下去的,并不是什么電商,而是核心技術,這才是互聯網公司最大的本錢所在,而阿里也是看到這一點,所以大力的發展核心技術,并且還在芯片領域投資很大力度。
還有就是阿里開始注重農村的領域,之前很多用戶因為在農村物流根本到不了,所以只能夠去縣城一級的地方去取快遞,而現在阿里已經提高菜鳥物流在農村的履約能力,讓很多在農村的用戶可以隨時購買到產品。
阿里現在的衰弱也是存在一定的因素的,因為阿里這些年已經背棄自己當初的初心,成為一家新的資本,這才是本質的原因所在。
騰訊其實要比阿里更穩,更低調一些。這主要還是由于馬化騰的性格使然,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騰訊的主要業務范圍和阿里存在差異,騰訊主要在社交和游戲領域內是巨頭,可以說在這兩個領域內騰訊估計都沒有一合之敵的對手,可以說騰訊只需要把握好這兩塊核心的業務,那么未來的增長就是有希望的。
另外一方面,騰訊這些年其實投資很有的公司,涉及到互聯網行業的方方面面,比如說騰訊對于京東的投資,可以說是當前投資的典范,騰訊當初投資35億元給京東,而現在京東的市值增長之大,讓當初的35億投資翻了幾十翻。而阿里投資蘇寧280億,卻最后沒有任何的作用,打了水漂,估計老馬心里疼得不行。
從這些年阿里整體公司的運轉以及業務的發展來說,其實發展逐漸下滑,曾經引以為傲的企業問題,現在也是存在很大的問題,對于周邊企業的投資存在誤判等,而騰訊在主要的社交和游戲領域內,可以說是沒有對手,這此消彼長之間,差距已經慢慢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