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的快速增長和智能設備的激增,引發了人們對Wi-Fi連接的重新思考,揭示了眾多技術差距,以及Wi-Fi在我們的互聯世界中應該扮演什么角色。許多物聯網環境要求無線信號能夠穿透墻壁并延伸數百米,同時使低功耗設備能夠靠小型電池運行數月或數年。我們的家庭、辦公室和公共場所對遠程連接的需求不斷增長,加上電池驅動的物聯網設備和機對機(M2M)應用的低功耗限制,需要一種針對物聯網優化的新型Wi-Fi。
傳統的Wi-Fi是當今使用的最普及的無線網絡協議,承載了一半以上的互聯網流量。根據Wi-Fi聯盟的數據,2019年售出的Wi-Fi設備超過40億臺,全球Wi-Fi安裝量擴大到130億臺以上。全球著名信息技術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測,到2030年,支持Wi-Fi的智能家居設備的數量將增加三成以上,達到170億臺。美國普通家庭現在平均擁有10多臺連接設備,大多數使用Wi-Fi通過接入點連接到互聯網。
在日前舉行的英飛凌(Infineon)【“英”領物聯】線上媒體溝通會上,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安全互聯系統事業部市場經理賈智勇分享說:“在物聯網的無線方案中,WiFi需要做到智能化、多標準、多協議。同時,還需要供應商更加關注網絡的效率和網絡覆蓋率,以滿足多用戶并發上網等應用場景的需求。此外,一些低功耗、電池供電產品的出現,要求WiFi連接在功耗方面能夠做到更優。”
無線連接技術伴隨物聯網發展
目前,信息產業已經發展到一個全新的階段。新一代信息產業的顯著特點之一便是連接技術能力出色,能夠實現智能化的人機互聯和萬物互聯。具體到物聯網,未來發展方向是實現自主連接。舉個例子,當汽車到達車庫時,便會自動連接到家庭的網絡,同時我們的車庫也會通過云端推送給手機一個信息,整個系統會組成一個自主連接,進行自我的學習。
Wi-Fi6是主流
在物聯網眾多短距離無線應用中,Wi-Fi和藍牙目前仍穩居半壁以上的江山。1996年,澳大利亞研究機構CSIRO在美國成功申請了無線網技術的專利,從而將Wi-Fi這一新興事物帶到了我們的面前。不久之后,1998年,藍牙技術也出現了。以Wi-Fi和藍牙為代表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很快得到普及和推廣,走進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發展至今天,特別是Wi-Fi技術,已經從早期的11b發展到現在的Wi-Fi5、Wi-Fi6,也就是我們俗稱的11ax。
Wi-Fi6是目前比較新興的Wi-Fi技術,也是市面上的主流技術。包括智能手機、路由器等,都在慢慢向Wi-Fi6進行轉變。
隨著技術越來越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聯網將很快對 Wi-Fi 和互聯網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物聯網可以使各個業務領域和部門變得更好,使每個人的工作變得更加容易。
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安全互聯系統事業部市場經理賈智勇介紹道,英飛凌今年針對無線技術推出了全新品牌AIROC,該品牌結合了空氣(AIR)和巖石(ROCK)兩個詞,意思則是希望提供堅如磐石的無線連接技術。AIROC產品組合非常豐富,包括了Wi-Fi和藍牙的Combo、藍牙與藍牙低功耗的雙模藍牙、單Wi-Fi、車用產品以及Wi-Fi SoC等。值得強調的是,今年AIROC系列推出了Wi-Fi 6(E)和藍牙5.2的Combo產品,作為下一代Wi-Fi技術,WiFi6將全面支持包括消費、工業及汽車在內的多種物聯網應用場景。
談到英飛凌無線技術的差異化時,除了豐富的產品組合之外,AIROC還具有高可靠性、穩定性、高性能等特性。賈智勇表示,由于采用特殊的Wi-Fi與藍牙共存算法,實現產品更少的丟包率及更高的帶寬。
由于物聯網Wi-Fi MCU通信芯片研發工作與下游應用領域高度相關,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深入應用,下游物聯網應用領域快速增長,市場需求呈現多樣化、復雜化的特征。產品差異化和緊跟下游應用領域需求成為物聯網芯片公司發展的主要方向。
除了Wi-Fi,英飛凌還提供藍牙產品,在其combo芯片中從底層做了優化,令Wi-Fi和藍牙共存并達到最高效率。下表顯示,在Wi-Fi單獨工作以及Wi-Fi和藍牙同時工作時的丟包率和Wi-Fi吞吐量的變化并不明顯。“我們建立了一個30毫秒BLE的連接,可以看到它對整個Wi-Fi的影響微乎其微。而針對友商產品測試下來,BLE、Wi-Fi同時連接的影響非常大,” 賈智勇說到。
除了繼續深耕Wi-Fi和藍牙無線產品之外,英飛凌也非常看好Matter在未來AIoT市場的前景,并且已經在BLE MCU和AIROC的combo以及BT 芯片中進行了Matter協議棧的開發,目前已經完成了基本功能的實現和測試認證環境的搭建,有望在明年年初推出支持matter的量產版本芯片產品。
總結
物聯網網格化的發展使嵌入式傳感器技術可以和沒有PC或專用集線器的物聯網設備進行通信。也使得連接物的網絡能夠以相對便宜的方式與小的本地供電的傳感器節點建立與附近節點的鏈路,從而使遍布網絡的節點之間的業務跳躍。特別是,Wi-Fi和藍牙兩種技術允許網格化以實現更高的物聯網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