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以車輛為終端,實現多種聯網方式。按照連接的對象劃分,包括:車輛與車輛互聯V2V(Vehicle to Vehicle)車輛與道路基礎設施互聯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車輛與行人互聯V2P(Vehicle to Pedestrian)車輛與云端互聯V2C(Vehicle to Cloud)等,這些統稱為V2X(Vehicle to Everything)
車聯網是自動駕駛的重要基礎設施。未來的汽車要實現無人駕駛,除了對車輛本身的智能化要求,還必須通過V2X與其他主體互聯。
車聯網的本質:實現“路—網—車—云”四大要素的全面協同進化。(智能路+智能車+通訊網5G+云)車聯網的目標:通過“車路協同”實現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交通組織。
車聯網涉及的技術可以細分為通信技術、芯片與傳感器技術、定位與感知技術、人機交互技術以及能源技術等。自動駕駛市場投資熱點:V2X產業鏈同時涉及車載端、網絡端與服務端,涵蓋了汽車零部件生產商、芯片廠商、軟件提供商、方案提供商、網絡提供商等多個領域,涉及芯片、模組、終端、系統、地圖、路側設施、運營等產業鏈環節的行業都將得到更多發展機會。
5G為數據傳輸為車聯網提供了速度和容量的支持。另一方面,車聯通信也是5G的一大應用場景。
車聯網或者智能網聯產業已成為政府推進網絡強國、制造強國、交通強國的重要抓手,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未來,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提升將打開千億級市場空間,率先受益的有車聯網、ADAS、高精度地圖等核心環節的提供商。預計未來車聯網產業的發展將遵循從路網基礎設施建設,到車端的智能網聯車輛普及,再到車聯網服務和平臺運營的順序向前發展。車聯網的產業邏輯與通信網(4G/5G)的產業邏輯基本一致,4G產業鏈公司的受益順序,基本將遵循“電信設備(資本開支)—終端(手機產業鏈)—運營商和應用服務商”的順序演進。
基礎設施完善是普及產業終端以及運營和應用發展的前提基礎。目前我國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改造已開展,路側單元RSU(Road Side Unit)建設正在拉開序幕。RSU是車聯網“通信網絡”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有望加速普及。作為感知路網特征、道路參與者的信息交換樞紐,RSU能對接幾十種信號機控制系統,對接微波雷達等多種檢測器信息,對接車輛和路側的可變信息牌,并通過提供差分信號來提升定位精度。此外,還可與邊緣云、“交通大腦”相連或內置邊緣計算設施,實現連接和計算的綜合管理。
備注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是利用安裝于車上的各式各樣的傳感器,在第一時間收集車內外的環境數據,進行靜、動態物體的辨識、偵測與追蹤等技術上的處理,從而能夠讓駕駛者在最快的時間察覺可能發生的危險,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動安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