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G、物聯網等技術進入大眾視線,各式“智慧化”場景也開始有了設想,智慧醫療也不例外。長期以來,智慧醫療都是停留在研究探索的階段,缺乏實踐積累,難以落地。但是2020初新冠疫情極大地催生了智慧醫療的發展。
在疫情防控期間,最普遍的應該是互聯網+醫療模式,互聯網醫療主要包含醫療電商(網上藥店)、健康服務(預約掛號、問診、醫療知識百科)、消費醫療(預約體檢、醫美服務)、互聯網醫院(企業與公立醫院共建互聯網醫院)、醫療云平臺搭建(遠程醫療平臺、影像云平臺、大數據云平臺)、AI診療輔助平臺(語音電子病歷、影像輔助診斷系統、智醫助理)等業務。自2000年互聯網+醫療概念被提出后,互聯網醫療行業從最早期的“掛號網”發展至此后的“烏鎮互聯網醫院”,但是總體上說發展進程緩慢,互聯網醫療存在用戶習慣、市場推廣、商業模式等多層面的難題。但是在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市場迎來了很大的熱度,目前,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華為、平安、丁香園等創業公司均入局互聯網醫療。
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互聯網醫院和智慧醫療的實踐與外延在不斷拓展,智能機器人也將作為智慧醫院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東方醫院引入智能機器人為醫護人員解放了勞動力,保障了醫護安全;為患者創造安全的就醫環境;為醫院管理者提供更多無接觸式運營、標準化的管理的可能性,讓醫院管理變得更加人性化、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智慧醫療行業規模已經突破千億元大關,市場發展呈現出智能化、高效化、規模化高速增長的特點。2020年以來,疫情的暴發給了機器人、5G、自動駕駛、AI等在醫療領域落地的機會,加速了智慧醫療發展進程,與此同時,新基建戰略的提出和實施,也給智慧醫療帶來重大利好。
隨著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達著,隨著新機遇在不斷的出現著,“互聯網+醫療”行業也在突飛猛進的發展著,這一方面很有可能會像現在掃碼付款一樣從普及到普遍。不管怎樣,這是一個有利于我們患者們就醫的良好方式,最終的結果很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讓我們拭目以待。
隨著醫療健康領域數字化、信息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化,未來智慧醫院的發展將呈現出六大發展趨勢:電子病歷的互聯互通應用將進一步得到普及;數據驅動模式將推動更個性化、精準化的診療方式興起;智慧醫院的在線化、移動化特點將帶來全新的醫療服務模式;以患者為中心的扁平化、集中化診療流程將極大提升就醫效率;智慧醫院的外延化趨勢進一步凸顯;智能技術賦能將成為醫院未來全面提升服務的驅動力。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互聯網全力戰“疫”,在線問診量大增、健康碼“通”全國、行業逆市上漲。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連續下發多個文件,引導“互聯網+醫療”新的發展趨勢,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為滿足更多用戶的需要,結合網絡銷售渠道,智慧醫療產品的銷售模式也在發生改變。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銷售模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電商模式已凸顯優勢,利用互聯網+作為行業發展的方向,將會迎來行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新基建的加速,各地也開始了“5G+智慧醫療”的建設。雖然說作為5G價值的集中體現,智慧醫療的實際應用目前還沒有形成格局,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依然有不少的創新模式在加速布局。AI的技術如何跟醫院信息系統工作流結合起來,并結合臨床工作流程,是當下AI在醫療應用最大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