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智慧醫療開始滲透尋常百姓的生活。此現象其實像極了90年代互聯網剛剛盛行時,大家好奇又對新事物保持謹慎觀望的態度。因此,如何讓智慧醫療產業進一步做大升級?如何細化產業市場?值得各方考量。
智慧醫療怎么定義?
在普通百姓眼中,或許智慧醫療行業只是通過搭建好的平臺,在網絡上進行醫患互動。其實,這種遠程問診只是智慧醫療的一個方面。
智慧醫療的英文簡稱為WITMED,是近年興起的專有醫療名詞。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并利用最先進的5G+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的目的。另外,業內普遍將智慧醫療領域分為三大類,分別包括:智慧醫院系統、區域衛生系統以及家庭健康系統。
可以說,智慧醫療不僅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醫療健康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彌補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不足、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
中國電信5G+醫療深入尋常百姓家
今年以來,中國電信整合各方力量推動優質資源進一步下沉到鄉村地區,讓越來越多的農牧民享受“數智”時代的便利。尤其在智慧醫療方面,打造了縣域醫療共同體信息化平臺等在線醫療服務,讓5G+醫療走進尋常百姓家。
通過中國電信的5G信息技術,專家可實現“隔空”操作,救人于千里之外。
在西藏昌都,中國電信攜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來自北京的專家借助中國電信5G信息技術操控遠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區人民醫院機器人,“隔空”指導西藏昌都機器人成功完成國內首例大骨節病5G遠程手術。
在安徽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中國電信六安分公司與六安市人民醫院共同建成的5G遠程醫療會診系統,已經為大灣村民服務了近百人次,讓村民“在家門口看名醫”的夢想變為現實。
在江蘇常州溧陽市,中國電信遠程多學科會診中心平臺在全市多家醫院落成,該平臺可接入區內各鄉鎮衛生院,可提供統一標準的遠程醫療服務。
智慧醫療該如何邁過起步階段?
盡管智慧醫療的應用場景已較為豐富,但科大訊飛日前表示,目前我國的智慧醫療依舊處于起步階段,也可以說是上升階段,依舊有巨大的產值潛力可以挖掘。
中國基本建設優化研究會數字健康分會副會長、海爾集團執行副總裁譚麗霞就認為,醫療新基建不應該是單一的點、單一的場景,至少應該是一個面、一張網,各個點相互協調配合。產生新的生產力、創造新的社會增值才是數字醫療新基建的目的,業界當前應該朝著輸出新模式、形成新業態、創造新價值三個方向努力。
從智慧醫療產業發展角度來看,首先,應用平臺、場景、技術方面,還需不斷圍繞患者的需求建立最佳體驗迭代。其次,從運營商賦能產業發展角度看,除下沉鄉鎮外,還可將目光投放至城鎮的細化市場,例如:將服務延伸至行動不便的慢性病領域、心理醫療領域,乃至中醫調理等方向上。最后,這塊產業蛋糕巨大,如何讓投入與產出形成正向循環,實現產業正向盈利呢?在業內相關專家看來,這就需要加大物聯網的投入,通過海量數據的支撐,實現產業規模的重構升級以及帶動行業變革。因此,站在智慧醫療風口的各方務必齊心聚力,共同推動物聯網醫療生態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