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今天,科技公司更需要不斷創新技術。科大訊飛做為最早一批依靠“語音技術”崛起的高科技企業到今天還在“人工智能”的領域里不斷探索。
二十年前,如果你問什么是“人工智能”,答案可能只存在于斯皮爾伯格拍攝的科幻電影里,或是網絡上僅存的一些關于“人工智能”模糊的痕跡。沒有人會想到有一天“人工智能”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甚至會改變我們的生活。
1998年,安徽一位年僅25歲的大學生和實驗室的師兄弟一起參加中國的863項目語音合成比賽,他們研發的語音合成系統第一次將中國語音合成評測達到了3分。當時評測采取5分制,播音員發音為5分,普通人發音為4分,3分即代表聽者可以接受,也就是說語音合成技術可以應用了。次年,他在互聯網熱潮和“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的影響下,組成了18個人的創業團隊,創辦了科大訊飛,這個人就是劉慶峰。當年他帶領創業團隊選擇了尚處于發展寒冬期的人工智能,因為他們真切意識到語音在未來人機交互中的重要作用??拼笱革w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提出讓機器人像人一樣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設美好世界。
有“科學家頭腦”的企業家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期間,劉慶峰的專業成績十分突出,1992年就被選入科大與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共同設立的“人機語音通信實驗室”參與科學研究,自1995年起就作為該實驗室所承擔國家863項目“KD系列漢語文語轉換系統”的主要負責人。如果沿著這樣的路子,劉慶峰將是一個科學家。事實上,創業開始時他只想搞技術,但后來發現,要想做好高科技創業,企業領導如果不懂技術規律,就會導致產品戰略不清晰、市場開拓沒有前瞻性和連續性,產業化會失去主導方向。為了語音事業,他咬牙硬著頭皮擔負起來。實踐改變了他的觀念。他說,做技術研發是一名神槍手,隨著水平的提高可以越打越準。而當好一名有科學家頭腦的企業家,就要像元帥指揮成千上萬的神槍手向同一個方向射擊。
用語音技術發出“中國最強音”
創業不會一帆風順。科大訊飛創業后推出的第一款產品“暢言”就遭遇了滑鐵盧,資金鏈幾乎斷裂。盡管心理壓力很大,但劉慶峰說:“如果不看好語音,請走人!”語音產業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進行技術積累,必須要有“甘坐板凳十年冷”的精神。
劉慶峰說,作為技術創新型公司,必須堅持源頭核心技術創新,堅持掌握價值鏈的主導權,不把自己的樓房建在別人的院子里。他立志要讓中文語音技術由中國人做到最好,靠著掌握源頭技術的決心和對科技產業不可遏制的熱愛,歷經20幾年的堅守與奮斗,現在科大訊飛是亞太地區最大的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上市公司。
今年是科大訊飛上市的第13年。從“智能語音”到“人工智能”,從讓機器“能聽會說”到“能理解會思考”,13年間,科大訊飛的夢想不斷升級、技術不斷突破、產業不斷拓展,用實力和成績為“智慧中國”代言,在全球人工智能賽道上發出“中國強音”。
將人工智能進行到底
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劉慶峰有著堅定的信心。他提出,一個國家、一個區域創業生態的可持續性,關鍵看創業者的年齡。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工智能是欣欣向榮、蓬勃向上的,年輕的創業者們即將開啟改變世界的偉大歷程。人工智能正改變生產生活,正為這個世界更有溫度地賦能。
目前,人工智能無論是產業界還是科技界共同面臨著兩個時代的主題,一是人工智能3.0的紅利如何快速兌現,如何迅速地改變當前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二是面向未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還需要做哪些最前瞻的工作。
人工智能的紅利兌現的核心標志,首先是要有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場景;第二,這個場景是可以規?;茝V的;第三,能用統計數據證明應用成效。
當前,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不僅依賴一系列關鍵單點技術由0到1的創新突破,也需結合典型規?;瘧玫闹卮鬆恳龑崿F系統性創新。單點技術創新解決局部應用場景需求,全面解決社會重大命題必須要搭建一個系統性的舞臺,利用系統性創新迎接人工智能大未來,才能把握更多的主動權。
科大訊飛致力打造源頭技術創新策源地,不斷追尋“頂天立地”的產業夢想。劉慶峰認為,人工智能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觸手可及,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地需要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影響力正在向更廣泛的方向延伸。未來十年將是屬于人工智能的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