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全球首個自動駕駛車隧道清掃項目在南京落地。兩臺大型自動駕駛清掃車出現在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和定淮門長江隧道兩個隧道口,通過自動駕駛技術,兩個“大塊頭”完成了自動駕駛車隧道清掃項目。
負責該項目的是自動駕駛創業公司autowise.ai仙途智能(以下簡稱“仙途智能”),今年以來,這家公司正在更多區域落地自動駕駛環衛項目。
在2017年成立仙途智能之前,公司創始團隊有多年的無人駕駛研發經驗。國內自動駕駛的細分場景包括卡車、物流配送和環衛等,為何仙途智能主攻環衛領域?公司合伙人兼企業發展副總裁劉政康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核心的原因在于,他們認為環衛領域的自動駕駛應用是一種剛需,而非“偽命題”。
在中國,環衛工人平均年齡為57歲,相比其他職業人員年齡偏大,解決勞動力問題的需求也最為明顯。也因此,自動駕駛技術在環衛垂直領域更加易于“規?;焙汀吧虡I化”。
目前,仙途智能的自動駕駛清掃車涵蓋室內洗地機和室外大、中、小環衛清掃車,產品聚焦L4級自動駕駛清掃車。
在軟件產品上,該公司研發的蜂巢系統可以控制所有自動駕駛車輛,使清掃車按照既定規劃執行清掃任務。此外,蜂巢系統可以整體記錄、分析無人駕駛清掃車的作業時間和作業里程,記錄車輛充電、加水、垃圾傾倒等運營數據。
這也是環衛自動駕駛區別于其他場景的特點之一。劉政康解釋稱,環衛自動駕駛技術首先要解決的是清掃干凈的問題,其次是覆蓋區域要廣。
這意味著,一方面要對車輛進行高度精準的定位、實現精細化的貼邊清掃;另一方面,需要通過系統,實現“最少車輛覆蓋最廣區域”的路徑規劃,以此提高效率和減少作業成本。通過蜂巢系統,目前仙途智能的產品可以實現綜合作業效率提升50%、節省30%以上的成本。
而對于硬件的規劃,仙途智能目前選擇和設備商合作進行改裝,以提供自動駕駛技術方案為主。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仙途智能的自動駕駛車輛均為新能源車,因此,與傳統車相比,一臺車一年能節省將近200噸的碳排放。
實際上,環衛領域的自動駕駛并非剛剛興起。2017年,一批傳統車廠開始涉足該領域,自動駕駛公司也相繼試水。例如在2017年9月,智行者聯合百度Apollo推出國內首款無人駕駛環衛車;2019年11月,深圳市福田區政府也啟動了環衛PPP項目,推出5G環衛機器人。
但劉政康認為,真正爆發點還是在2020年的疫情之后——“招工難用工難”的問題凸顯,行業因此回歸到商業化的本質上來。疫情之前,仙途智能的年營收約為幾十萬到百萬之間,而今年的營收規模預計增長至數千萬級別。
隨之而來是業務的規?;?。截至目前,仙途智能在國內外均有業務布局,在全球范圍內投入自動駕駛車輛超150臺,集中在國內的一二線城市和海外發達國家。
為了更快推進海外業務的發展,仙途智能與世界頂級環衛設備商瑞士波雄成立合資公司,在工業化程度高、質量要求更嚴格的國家進行運營和商業落地。在國內,仙途智能的產品已經在20座城市的付費運營項目中投入使用。近日,仙途智能完成了德國杜伊斯堡市政項目的交付,在障礙物種類復雜、數量繁多的大型物流園區正式開展清掃作業。
但從整體市場來說,盡管環衛領域的規模足夠大,自動駕駛公司要克服的難點也頗多。劉政康總結稱,在自動駕駛出現之前,環衛市場的本地化運營特征明顯,市場也相對分散,因此如今還沒有到談“市場份額”的時候。
劉政康告訴界面新聞,接下來,仙途智能的規劃仍是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積累運營的數據促進產品迭代。今年5月,仙途智能完成了1.2億人民幣B1輪融資,據透露,新一輪融資也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