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網絡對人類生活的改變巨大,我們都意識到了,未來的世界里網絡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隨著全球科技實力的提升,網絡通訊事業的快速發展,如今4G網絡的網速已經滿足不了全人類的需求,只有擁有更高網速,我們人類文明才能進一步發展。4G時代即將結束,5G時代已經來臨,可能我們還沒反應過來,6G的全球爭奪戰已經開始了。中國6G專利已經位居全球第一,美國能否一雪前恥?
科技變成了當今世界上全球各國衡量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一個國家科技的發展是否強大意味著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無論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占領了先機的國家都是非常占據未來發展的主動權的,所以每當新一次革命的出現,全球各國都要努力爭取占領先機。就像現在的網絡時代,5G、6G的爭奪戰十分關鍵,美國如今已經聯手了日本韓國,華為不惜轉讓5G技術,我國能否頂住壓力,捍衛6G專利全球第一的寶座。
5G還在剛剛建設,現在就談6G會不會太早呢?其實并不早,通信技術的發展,從來都是使用1代,預研1代,在通信領域有個不成文的十年周期法則,指的是:“自 1982 年引進第一代(1G)移動通信系統以來,大約每十年更新一代無線移動通信系統”。
所以2009年4G開始進行建設的時候,各個國家就已經在預研5G,同樣,如今5G建設已經如火如荼,各個國家也在上馬6G預研項目。
早在2020年的時候,加拿大貝爾,Ciena,愛立信,Facebook,InterDigital,JMA Wireless,微軟,諾基亞,高通,三星,Telus,Telnyx,T-Mobile,US Cellular 、蘋果、谷歌、思科、英特爾和 LG 一眾科技廠商就加入了致力于 6G (第六代通訊技術)的行業小組 NextG Alliance(也叫 NextG 聯盟,由美國電信行業解決方案聯盟(ATIS)主導)。
全球5G商用尚在推進之際,6G部署的角力卻已開始。專利是各國比拼的第一站。《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今年9月一項由日本專利調查機構發起的統計顯示,在包含通信技術、基站技術、人工智能等9個與6G相關領域的2萬件專利中,中國企業的專利數占到40.3%,位居次席的美國企業為35.2%,第三位的日本企業為9.9%,歐洲為8.9%,韓國為4.2%。
技術專利常被認為是每代通信網絡技術的“壓艙石”。擁有越多的專利,在6G標準的制定中將占據越多優勢。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在今年9月的一次公司座談會上表示,研究6G是未雨綢繆,搶占專利陣地,不要等到有一天6G真正有用的時候,因沒有專利而受制于人。
這一認知,也令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6G專利方面領跑。記者注意到,中國此前在全球5G專利中的占比約為35%,而此次突破40%,相當于美日份額之和,尤其在基站、人造衛星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專利數量,中國優勢更為明顯。“搶占專利時間窗口非常重要,對6G標準的專利布局,最好要搶在標準形成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雷向記者表示,在此背景下,各國加大在6G技術專利領域的投入會是未來一段時期內的常態。
面對中國突如其來的崛起,美國發現他們最近這些年的發展似乎有些過于松懈了,在網絡通訊領域的發展竟然被華為一個小小的企業給超越了,這給美國提了個大醒。于是,美國便在6G領域早早地開始布局,還與其他發達國家一同聯合研發6G。值得一提的是6G與5G是不同的,5G是在地面上展開網絡訊息網,需要擱幾個地區就修建一個5G基站;但是6G是不同的,6G是在太空中發射通訊衛星,從太空中對地面展開的覆蓋,所以地面只需要建造一個接收信號的“信號塔”就可以了。所以,美國自信就來了。要知道在科技領域、航天航空領域,全球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和美國相提并論,所以美國在6G有著全方位的優勢。同時,如果美國今后能夠掌握6G的主動權,在6G領域中排名全球第一,那么就可以一雪5G領域落后于華為的前恥。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通過分析核心技術的專利申請數,研究人員發現中國的專利數量占整體的4成,處于領跑地位。如果將占35%的美國和占近1成的日本加起來,則和中國不相上下。
6G有望實現相當于5G速度10倍以上的高速通信,預計2030年前后實現商用化。關于以哪種技術作為標準,預計國際組織最早在2024年啟動討論。
針對通信技術、基站技術、人工智能等9個領域,研究人員按國家和地區分析了在日美歐中韓和通過國際申請的已注冊和正在申請的約2萬件專利。中國企業的專利數達到整體的40.3%。排在第二位的美國企業為35.2%,第三位的日本企業為9.9%。歐洲為8.9%,韓國為4.2%。
雖然包括AI等在內專利的范圍有所不同,難以單純比較,但從標準必要專利(SEP)的份額來看,中國在6G領域的份額比5G的35%進一步增加。在5G領域,美國的標準必要專利僅為15%。在6G領域,美國以軟件為中心提高20個百分點。日本在5G和6G領域均為約1成,美日加起來比肩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