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將收尾,各大手機廠商經歷了一年激烈的角逐,局勢差不多已經定了。
近日,國際權威機構Gartner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行,其中三星憑著20.2% 的市場份額,力壓蘋果和小米,再度成為全球銷量冠軍!
值得注意的是,在歐洲、非洲、東南亞、北美等地區,三星均名列前茅。但是在中國市場,三星的銷量卻顯得很狼狽,市場份額不到1%。
十年前,三星也一度是中國消費者最常用的手機品牌之一。然而到了今天,即使三星穩居全球第一,可放眼一看,我們身邊使用三星手機的人已經是寥寥無幾。
為什么三星在中國如此不受待見呢?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爆炸門黑歷史
說起三星在中國沒落的原因,就不得不提2016年發生的三星Note 7爆炸事件。
當時剛發布不久的Note 7在全球各地陸續傳來爆炸事故,引發全球消費者的質疑。隨后三星在全球召回了250萬部Note 7,但唯獨不包括中國市場。理由是,中國版Note 7采用的電池不同,不存在安全隱患。
然而,三星很快就被打了臉。在中國市場,Note 7爆炸事件接連發生,三星才決定將中國區手機召回。
在整個危機事件處理過程中,三星對中國用戶的區別對待,令眾多國人寒心又不安,也在一步步將中國用戶往門外推。
此次事件成為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轉折點,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棄用三星,最終造成了今天三星在中國市場的慘淡局面。
中低端市場:競爭對手圍剿
在國產手機崛起之前,不可否認三星手機確實是中國市場的一大領先品牌。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中國手機品牌已是“百花齊放”,國內消費者有非常多的選擇。
要知道,在中低端手機賽道中,拼的主要是“性價比”。而三星在這類產品線上基本是毫無優勢。這幾年,小米、OPPO、vivo、realme等國產品牌在產品外觀、配置和價格方面持續發力,早已將三星圍剿出局。
另一方面,盡管三星在全球銷量領先,但受制于本地供應鏈、渠道建設、文化差異、粉絲生態等因素,在中國市場上它也不是本土品牌的競爭對手。
高端市場:競爭力不足
中低端市場四面楚歌,那么高端市場又如何呢?
在中國手機市場,蘋果和華為的品牌形象早已在消費者心中根深蒂固。即使如今華為受到了一些限制,三星在中國依然搶不到多少份額。
對于高端用戶來說,手機操作系統的重要性更高于硬件配置。而在軟件生態、系統流暢性等方面,三星明顯不是蘋果的對手。所以在中國手機高端市場,蘋果分走了大片蛋糕,留給三星發揮的空間已經沒有多少了。
去年蘋果和三星都在新機上取消了標配充電器,然而,國內還是有大批用戶選擇 iPhone,而三星卻因此更不受中國市場待見。
原因很好理解,iPhone在國內的影響力太高了。不僅產品本身實力夠強,在國內也擁有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周邊配套。
像國內數碼大廠綠聯,此前就針對 iPhone12/13系列推出PD 20W充電器、30W氮化鎵充電器、自帶線充電寶等價格親民的優質快充,贏得許多蘋果用戶的青睞。
近日綠聯又推出旗下首款通過蘋果MFM認證的磁吸無線充電器,采用蘋果同廠磁力模塊,升級編織線身,支持15W快充,無論是充電效率、外觀設計還是使用體驗,都不亞于蘋果原裝,很好地解決了果粉們頭疼的充電問題。
相比之下,三星手機在國內就沒有這么強大的優勢了。雖然三星S21系列實力也很不錯,但其影響力跟蘋果還有明顯差距,取消充電器自然會成為拉低吸引力的一大槽點。
寫在最后
三星手機在中國敗退的原因,既有自身的問題,也有多方面客觀因素的阻礙。在現在的局面下,其想要重新提振中國市場的業績,顯然有些不太可能。畢竟,手機圈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
你會考慮三星手機嗎?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