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為產業互聯網領域的技術大咖,穆永浩開篇對智能制造進行了科普。
他將智能制造標準分為三大類——一是基礎共性標準,包括通用、安全、可靠性、檢測、評價、人員能力等,是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基座;二是關鍵技術標準;三是行業應用標準。
而智能制造具有四大特征——數字化、網絡化、社區化、知識化。
數字化,即軟件定義一切;
網絡化,強調的是設備的物聯互通,通過IT和OT的融合形成新的物聯網;
社區化,指的是共享模式、協同模式;
知識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將工業領域的知識數據化,并應用到制造過程中。
那么,智能制造究竟為了解決哪些問題?穆永浩給出的解答是——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品質、提升客戶滿意度、降低生產成本、創造核心價值。
02
5G時代最至關重要的應用就是5G工業互聯網,其目前的應用場景有5大類——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訂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
在上述5大場景中,寧波聯通已建立了一些典型項目。
智能制造是工業互聯網的基礎應用,能夠讓企業生產成本更低、生產效率更高、生產工藝更優、產品質量更好。
在野馬電池(28.860, 0.08, 0.28%),用5G替代WIFI后,該企業一舉解決了原先倉庫信號干擾大、信號存在盲區的問題。搭載了5G設備的叉車,在收到指令后,能精準找到貨物存放的位置。
網絡化協同能夠使企業擁有反應更快、流程更優的供應鏈。
在寧波,許多行業的產業鏈水平突出,制造生產能力享譽全球。而如何能讓產業鏈優勢賦能供應鏈,成為寧波企業未來的重要課題。
在“中國家電制造業基地”余姚,當地政府攜手寧波聯通和云鏑智慧,打造了小家電行業的“5G 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服務平臺——余姚智能家電云平臺,優化了供應鏈,重塑了價值鏈,孵化了品牌鏈。
個性化定制是未來工廠的重要一環,是產品直擊消費者需求的法寶。
但傳統工業講求的是大規模、低成本。如何破解小批量、多批次產品高成本、慢反應的癥結,成為“5G工業互聯網”要賦能的使命。
通過5G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改造,雅戈爾(6.890, 0.06, 0.88%)真正實現了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一系列數字化“新模式”,實現了降本增效、小單快反的新型生產模式。
目前,雅戈爾的高級定制生產周期已從7天縮短到5天,批量訂單生產周期從45天縮短到32天,工位在制品從20件縮短到10件,物料庫存周期縮短15%,訂單交付周期縮短短10%,生產效率提升25%。
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能使企業通過數字化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獲得“第N次握手”的機會,并向管理要業績、從內部挖潛能。
海天集團打造了全球首個具備5G聯網注塑機生產制造能力的工廠,實現注塑機生產數據的實時采集、升級程序的遠程下發。通過5G線上營銷、遠程維護,服務用戶。
方正模具5G集控平臺則有效解決了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降低了企業管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從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3日,東南財金共組織了4場“拔云見日、春暖花開”跨年迎新系列演講,既涵蓋了跨境電商、工業互聯網等前沿行業,也涉及了數字化、5G等新技術,并對外匯市場、資本市場、國際貿易等作了精彩分析,可以說是干貨滿滿,啟發性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