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信通院發文稱,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國共有671款5G終端獲得進網許可,其中491款5G手機、161款無線數據終端、19款車載無線終端。
從出貨量上看,2021年1-12月,我國5G手機出貨量達2.66億部,同比增長63.5%,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5.9%,遠高于全球40.7%的平均水平。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全球GDP與集成電路產業及信息化建設之間呈現出一種相關性,而且進入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后,這種相關性越來越強。
1987-2005年18年間,中國GDP從1.22萬億人民幣增長到18.73萬億,共增加了17.51萬億人民幣,平均每年增加不到一萬億人民幣。
2009-2019年13年間,中國GDP從18.73萬億人民幣增長到99.09萬億人民幣,增加了80.4萬億人民幣,平均每年增加6.2萬億人民幣。
而2005年開始,正是中國信息化建設起步階段。
信息技術扮演了過去20年全球經濟發展的推手,未來也將推進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
縱觀我國5G發展建設道路,離不開三個方面,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5G智能終端+5G應用。
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2016年1月,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正式啟動,于2016-2018年進行實施,分為5G關鍵技術試驗、5G技術方案驗證和5G系統驗證三個階段。
2016年5月31日,第一屆全球5G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的5個5G推進組織聯合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出席會議并致開幕詞。苗圩指出,發展5G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戰略共識。
5G將大幅提升移動互聯網用戶業務體驗,滿足物聯網應用的海量需求,推動移動通信技術產業的重大飛躍,帶動芯片、軟件等快速發展,并將與工業、交通、醫療等行業深度融合,催生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新業態。
2018年6月13日,3GPP 5G NR標準SA(Standalone,獨立組網)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會正式完成并發布,這標志著首個真正完整意義的國際5G標準正式出爐。
在2019年西班牙舉行的3GPP RAN會議上,在5G技術的全部23項標準中,華為帶領中興、大唐、oppo等中國企業拿下了一半以上,而且都是行業內價值最高的標準專利。
在5G基礎設施建設上,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139.6萬個,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市區,超過97%的縣區以及50%的鄉鎮鎮區。但同時也該注意到5G城鄉發展之間的差異,文中也提到,加速5G網絡建設,從城市走向鄉村。
5G智能終端
5G智能終端中以5G智能手機最具代表性,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國共有671款5G終端獲得進網許可,其中491款5G手機、161款無線數據終端、19款車載無線終端。
從出貨量上看,2021年1-12月,我國5G手機出貨量達2.66億部,同比增長63.5%;根據三大基礎電信企業的統計,截至2021年 11 月末, 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4.97億戶,比2020年末凈增2.98億戶。
文中提到,中國5G終端供給豐富,筆者認為隨著5G通信網絡普及,5G用戶數將持續快速增長,智能終端價格也將隨著規模擴大而下降。
5G應用
中國信通院發文中提到:醫療是民生之需、教育是民生之基。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針對醫療、教育兩大民生領域大力推進5G應用試點,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推進5G+醫療健康試點,圍繞急診救治、遠程診斷、健康管理等八大應用場景,遴選了987個項目。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于組織開展“5G+智慧教育”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圍繞“教、考、評、校、管”等教育領域重點環節,積極推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5G+智慧教育標桿應用,試點累計征集到超1200個項目。
同時,5G+工業互聯網、5G+能源、5G礦山、5G+港口、5G+交通、5G農業也不斷發力。
筆者認為,除了在公共事業方面,在新興行業如新能源汽車、元宇宙、人工智能領域,5G是行業發展命脈,同時也是催化劑。
展望未來
除了5G之外,中國在6G發面也在發力,在6G專利方面,中國的6G技術專利占比達到40.3%,其他國家和地區占比依次為美國35.2%、日本9.9%、歐盟8.9%、韓國4.2%、其他1.5%。
依托于5G的高質量發展,中國將來發展的6G網絡將是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無縫覆蓋全中國的超寬超高速網絡。網絡信號能夠抵達任何一個偏遠的鄉村,任一座山。
由國家推動的5G、6G的高質量發展,必將成為我國經濟的強大動力,在未來使國民生活水平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