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上海市經信委印發《上海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加強元宇宙底層核心技術基礎能力的前瞻研發,推進深化感知交互的新型終端研制和系統化的虛擬內容建設,探索行業應用。這是元宇宙被首次寫入地方“十四五”產業規劃,1月8日,上海市經信委召開謀劃2022年產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強調布局元宇宙新賽道,開發應用場景。
在被稱為元宇宙元年的2021年,資本扎堆元宇宙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時至歲末,又被首次寫入了地方的產業規劃,這應該算是一件大事了。元宇宙資深研究專家馬修·鮑爾提出:“元宇宙是一個和移動互聯網同等級別的概念?!币砸苿踊ヂ摼W去類比元宇宙,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部門對其關注的內在邏輯。相信上海經信委布局元宇宙新賽道的規劃,是希望通過參與元宇宙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以便前瞻性考慮和解決其發展所帶來的相關問題。布局元宇宙新賽道,開發元宇宙的應用場景,旨在賦能數字經濟的發展。
但有專家解讀說,“元宇宙”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它試圖在三維世界以外,基于IP虛擬的技術,制造另外一個“超越主權”的世界?!霸钪妗钡慕K極狀態是類似黑客帝國的“缸中之腦”。360的創始人周鴻祎也認為:元宇宙代表著人類沒落,不會帶來真正發展。他和一些美國的同行也聊過,他們認為元宇宙的最高未來是腦機接口,你只要閉著眼睛躺在床上,插著管子有營養液,再通過刺激你的腦電波,就能產生無數的幻想,最后就成了《黑客帝國》里面的人肉電池。因此,如放任“元宇宙”的發展,放任“科技精英”與“資本集團”合流,將導致世界被“少數集團”或者“機器算法集團”控制,形成壟斷,奴役“人民”。最終將帶來一場“機器的世界取代人類,最終消滅人類”的悲劇。
就在把元宇宙寫入地方產業規劃的上海,基于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發明的二維碼掃一掃組合專利技術構建的,以人為本,賦能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碼世界”卻被忽略了,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遺憾的事。
為此,我們不妨從元宇宙和碼世界的應用場景對標來看一看,元宇宙和碼世界,哪個才是能為人類謀福祉,賦能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應該布局的新賽道。
元宇宙大致的應用場景
元宇宙是對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升級迭代的第三代互聯網?;ヂ摼W和移動互聯網本身就是虛擬世界。元宇宙只不過是更加系統,更加高效,更加統一,組織更嚴謹的互聯網。是利用物理模型、傳感器更新、運行歷史等數據,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通過仿真將所有人相互關聯起來的3D虛擬世界。即針對物理實體在虛擬世界中1:1重建一個“數字孿生體”。是由數十億行代碼連接在一起的一系列新技術的集合,包括虛擬現實(VR)、混合現實(MR)、增強現實(AR)、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增強現實、混合現實和虛擬現實三種技術統稱為擴展現實(XR)。
元宇宙讓人們擁有自己的數字身份,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投射,在元宇宙里盡情互動,創造任何他們想要的數字孿生的東西。
元宇宙能承載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所有功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各種應用場景:游戲、資訊獲取、電商、通訊等等,在元宇宙都有解決方案。其應用場景大致在如下領域。
交通:通過數字孿生的方式,采集交通數據,納入到虛擬數字映射中,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Ai和交通仿真技術生成交通的優化方案,以及對方案進行評價的全新系統。同時通過數字大屏的方式展現,大屏中展示現階段交通現狀,以及通過數據全域標識、狀態精準感知、數據實時分析、模型科學決策、智能精準執行,同時可以實現交通的模擬、監控、診斷、預測和控制,解決交通規劃、設計、建設、管理、服務中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問題。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通過物聯網、5G、AI、區塊鏈、云服務、3D技術、AR等技術的應用,最核心的就是靈活運用各種科學技術之間的優點,對城市能夠合理地賦能并且能夠合理地治理城市。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在虛擬世界中建立一個完整的城市信息模型,形成一個虛擬的城市,獲取城市信息,發揮城市管理者的能力。在“元宇宙”里,城市規劃變得簡單,可以對城市現狀得到一個真實的反饋,合理地規劃城市,
云上數展:通過AR、VR、視頻推流等方式能夠目擊到現場真實的情況。實現展會全面的展示和打破時空限制的全天候展覽。
沉浸式電子商務: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實現沉浸式購物。通過虛擬世界商品的展示,創造另一個自己在虛擬世界中,感受購物體驗。
線下商業:通過VR預先篩選他們感興趣商品,幫助用戶反復參觀和檢查有關商品的更多信息。通過元宇宙參與到線下商業,體驗將更具有社交性和交互性。
游戲:越來越具有沉浸感(更適應空間位置感、更具社交性、更具互動性),并由呈指數級增長的創作者共同精心打造。游戲制作平臺可以通過讓數百萬創作者參與創作元宇宙游戲成為可能。
社交體驗:以游戲中虛擬世界的技術為基礎,使人們能夠通過“真實”活動感受進行社交,而不僅僅是通過分享照片和新聞鏈接進行社交。
線上協作:給互聯網協作帶來更強的沉浸感。有更多的互動性。提升工作效率,團隊之間更加默契的配合。
旅行:通過VR和你的朋友通過遠程參觀世界上任何一個有趣的地方。
建筑、工程和設計:讓建筑師、工程師和設計師可以在一起共同設計空間??梢詫⒘黧w動力學的AI模型以及不斷增長的現實世界物理庫整合到虛擬環境中。
交通工具:為設計交通工具提供協作的社交空間。為測試,自動駕駛等提供模擬環境。消費者在線上通過參觀虛擬陳列室,決定購買。
教育:將線上教育轉變為更具沉浸感、更具社交性的方式,體驗更好。為教師提供足夠能發揮出創造力的線上交互工具,將能使來自任何地方的優秀教育工作者都發揮作用。元宇宙中的很多全新的交互方式,將使學習體驗變得更加有趣。
健身:VR將健身帶入元宇宙,使其更具互動性和社交性。
立體直播:變得立體化,更具有沉浸感和社交性。
電子競技:將更多的激情、社交和社區方式轉移到元宇宙。
現場音樂:在元宇宙中有一個全新的交互、社區和增強體驗領域。其中一些體驗不僅僅是現場音樂會的替代——它們會更好。因為元宇宙的內容將足夠豐富,傳統現場音樂的前排座位將從一種稀有商品變成任何人都可以體驗的東西。像實體密室游戲、劇院、音樂會和現場實況這些,都可以用AR/VR特效、新技術來提供實體和虛擬的混合增強體驗。
在一些高危的領域里使用“元宇宙”來讓現實中風險降到最低。
元宇宙不會為人類社會帶來真正的發展
當今人類社會發展,正經歷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的第四次產業革命。這場革命需要從新的價值創造體系、新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新的智慧文明體系三個維度全面展開,通過信息化對包括生產力、生產關系在內的,整個人類社會體系結構的重組與重構,而不僅僅是要在虛擬世界中建一個與物理實體對應的“數字孿生體”。這是因為,人類生活的唯一家園是地球,真實的地球具有真實的物理位置坐標。在虛擬的IP互聯網世界里的“數字孿生體”,與生活在真實的地球上的人類行為,不可能實現相互對應、一一映射的關系。
因此,基于IP這個虛擬的互聯網世界無論是以“元宇宙”或其它什么形態出現,都不可能為人類謀福祉。
而相對于“元宇宙”的碼世界,是全球掃一掃專利技術發明人徐蔚,為人類進入數字社會設計了一個基于“碼”文明的人類數字化生存新生態。這個新生態通過“人類在土地上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建立了一個數字人在物格數字土地上進行數字化勞動創造價值,創造數字社會,為人類在數字時代建立了一個相對于“元宇宙”的“碼鏈數字地球”的“碼世界”,即用“碼”來作為人類行為數字化表達的世界。
在真實的物理世界,人和萬物都是以自己的真實身份證明融入社會從事各種活動。在數字社會現實的人和萬物用什么樣的數字化身份活動?徐蔚根據“碼”可以把圖片、聲音、文字、簽字、指紋等數字化信息進行編碼,具備唯一性、安全性、不可篡改性以及龐大的數量和時間戳的特性。設計了一個以“碼”為單位的信息維度(包括一維碼、二維碼、多維碼、隱形二維碼、明暗閃爍點陣圖等),“碼”代表著具有數字身份的人和萬事萬物的信息所有權。任何具有數字身份的人和萬事萬物都可以通過“掃碼鏈接、分享傳播”在一個自己的行為中植入自己的數字人DNA后,生成新的“碼”,通過碼與碼的鏈接接入存儲在網絡中,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溯源性,及不可篡改。
“碼”包含“5W”元素(即時間、地點、人物、前因、后果)。這個“碼世界”是真實世界與數字世界可以一一對應的多個平行世界。用“碼”來記錄數字人的每一次活動即包含5W(P=地點,I=人物身份識別,T=時間,與前因后果),作為人和萬事萬物在數字社會中活動的身份標識及行為標識,因此“碼”也稱為PIT標識碼,即“時空標碼”。
這一設計是對“香農定律”的一個突破。由于這個平行世界有多個乃至無限多個平行世界的維度;人們可以以自由意識進入,它不單單在于比特信息的傳遞,更是可以在量子維度進行人類在社會中的自主意愿的表達,這就完全不同于基于IP的虛擬“元宇宙”網絡空間。在“碼世界”中,人和萬物皆為“數字人”。人的行為和萬物的活動都表現為數字化的行為方式。用“碼”來映射人類的數字化社會行為,形成互通互聯。用“碼”來實現數字人對外服務的邀約,作為數字社會“人與人,人與物”接入網絡的節點,交互的對象。每個“碼”(每一次交互)可包含其發行人(數字人)和服務列表,每次掃碼接入,代表一次鏈接(交互),將發行人所提供的服務和掃碼的“數字人”連接起來,通過“數字人”之間相互交換數據來使得掃碼的“數字人”獲得他所需要的服務。所有“數字人”能獲取的服務,以及獲取每個服務的“數字人”這兩個維度構成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智慧碼鏈網絡鏈接矩陣。
在現實世界中,人在三維世界中相互遇見,相互作用,產生大量的相互作用。在“碼世界”里,標定了三維的地點和時間的“碼”,可以固定在某個坐標上進入“物格”。發碼行最新發布的“物格數字地球”呈現的物格,是依托北斗衛星遙感數據,把地球表面劃分成10米x10米的一個個網格;每個物格(網格)都具有唯一的“北斗經度緯度”,該物格可以在掃碼鏈接時候被一一對應,根據行為的級別匹配不同的權重。因此,“物格”是在“碼世界”中的一個三維空間的量子化容器,數字人的數字化行為都將落在標定地點,形成的“碼”可以被記錄、也可進入物格容器。
人是人類社會的核心,在網絡世界,所有的接入、連接、傳播都應以人為中心,即以人為本,而非以機器為本,以算法為王。
掃一掃支付,掃一掃讀取各類信息已被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中。如健康狀況識別,身份識別、電子憑證、公交信息、安全信息、旅游信息、網站鏈接、個人定位、手機應用下載、影視娛樂、包裝附加信息、物流跟蹤、報網互動、金融防偽鑒定、商品信息溯源、移動業務檢測……等等。智能手機搭載和預安裝了大量具有“掃一掃”功能的APP,如微信、支付寶、攜程、淘寶、美團等軟件,用戶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獲取到二維碼發出者的各種信息。單機電腦通過“鼠標點一點”接入互聯網世界,元宇宙通過頭盔接入互聯網世界,而碼世界通過掃一掃接入的,是數字人物聯網世界。
碼世界把人從電腦、屏幕前解放出來,在真實世界里,通過掃一掃或具有掃一掃技術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御空眼鏡”看一看,量子碼鏈想一想生成物格元碼,在數字地球里予以記錄,這是真實世界的行為數字化,而非虛擬化。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與數字地球、數字世界實現隨時隨地鏈接,秉持“人在土地上勞動創造價值,創造人類社會”的認知,將現實中的人類用“碼”為標識遷移到數字世界成為數字人,數字人在物格數字地球上進行數字化勞動,創造數字社會。數字人的數字化勞動,可以通過對信息的“掃碼鏈接,分享傳播”,構建成碼的鏈條,形成信息社會的價值體系,讓現實中的人類把有價值的信息分享出去,能夠被誰閱讀與分享。這是一個“隨機的量子狀態”,碼鏈引入了WEI這個計量單位,即Who Entangled Index(與誰糾纏指數),來表述碳基文明所特有的量子糾纏狀態,完全區別于硅基文明的“電子狀態”,從而可以構建出了的一個全新的“以人為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數字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