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2021年9月份的時候,美國搞了一個大動作,要求眾多的芯片企業,上交自己的關鍵數據,以便為美國解決芯片短缺的問題。
當時這事鬧得沸沸揚揚,美國也有恃無恐,稱這些芯片廠商都會“自愿上交”的,畢竟美國有很多的“工具”可以逼著這些企業“自愿”上交數據。
最后的結果當然是所有的企業都妥協了,在2021年11月份,也就是美國要求的最后期限內,像臺積電、三星、聯電等等企業都上交了數據,按照美國的說法,一共有164家企業都按照要求上交了數據。
于是大家期待著美國拿到這份數據后,能夠說到做到,真的想出一個辦法,來解決當前芯片短缺的問題,那就皆大歡喜了,也不枉大家都上交了關鍵數據了。
而經過了2個多月的時間,美國終于也對這些收集到的數據,近日出具了一個分析結果,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美國根本就沒有解決芯片短缺的辦法,反而再次警告大家,關鍵芯片庫存不足5天,相比于2019年,庫存期縮短至1/8,從40天變為5天,半年內缺芯難緩。
按照分析報告,美國表示當前不新建晶圓廠,就無法解決當前問題,需求僅能通過擴產才能解決,沒有其它辦法,意思就是美國也無能為力,畢竟建工廠這事,要靠廠商的,不是靠美國的。
你說這搞笑不搞笑,勒索了164家企業的關鍵數據,最后就得出一個這樣的,大家都知道的結論,說了等于沒說,所謂的解決問題,就是一個笑話。
當然,這份報表還提到了另外的一些數據,相對于這個結論,倒顯得有用一點。那就是按照報告,短缺的芯片主要在醫療設備、寬頻/網通和汽車,最短缺的品類和工藝制程主要在成熟工藝,并且大多是40nm、90nm、130nm等甚至更成熟的工藝。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