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的全球性停擺,波及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供應鏈。相比于工業化早期,如今全球產品供應鏈日趨復雜化、網絡化,似乎反而導致對風險的抵抗能力降低,在疫情沖擊下,高度全球化的產業鏈顯的脆弱不堪。
比如,以美國為首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無疑是當前供應鏈最擁堵的地區。在才剛過去的12月里,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占全美集裝箱進口總數的40%,但港外滯留了約100艘貨輪等待進港,超過20萬個集裝箱等待下船,預計需60萬輛卡車運輸。不少美國人翹首以盼的圣誕節日禮物仍堆積在船上。實體、線上乃至大型連鎖零售商無不面臨缺貨、斷供、延遲送貨等問題。
供應鏈的脆弱與復雜性的背后是生產率和經濟效益,不同經濟體在生產銷售等環節的比較優勢不同,以iPhone為例,屏幕、攝像頭的供應商在韓國、日本,組裝在中國,股票上市在美國,在全球各地銷售,產業鏈上各個國家以及背后的資本都因此獲益。在供應鏈全球化危機下,培養供應鏈韌性的國家和企業必然更快走出供應鏈危機,甚至在這一波危機中獲得發展的機遇,比如蘋果公司。
27日,蘋果公布了創記錄的業績,并認為芯片短缺情況正在改善。蘋果在全球芯片供應短缺問題上的勝利,給陷入困境的市場帶來了好消息。據路透社報道,TECHnalysis Research首席分析師Bob O'Donnell表示,“對蘋果來說,供應受限的問題大多已經解決,但對其他公司來說未必如此。”
事實上,半導體企業本就傾向于優先考慮像蘋果這樣的大公司,因為其擁有強大的購買力、市場對其產品的巨大需求,并且公司能夠為其產品使用的組件定制訂單。蘋果的高端芯片價格昂貴,這對芯片制造商具有吸引力。這本質上意味著蘋果擁有優勢,可以比競爭對手更快地采購零部件。
當然,雖然蘋果在更復雜的芯片上獲得了更好的產能支持,但在一些成熟工藝芯片上也遇到了麻煩。庫克對分析師表示,iPad使用的芯片是采用成熟工藝的芯片,這些成熟工藝芯片的供應尤其緊張,致使iPad的收入下降了14%。在假日季,對成熟工藝芯片或節點的限制非常明顯。
但總體而言,庫克認為,3月季度的限制因素較12月季度確實有所改善。如何走出供應鏈危機,如何培養供應鏈韌性,如今已經是擺在臺面上的難題,而先解決了難題的企業,不僅將提供一個可參考的樣本,來指引各企業搭建供應鏈,更將在危機中獲得機遇,堅定地向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