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搭載高通驍龍8G1的多款安卓旗艦手機陸續上市,如今搭載天璣9000芯片的安卓旗艦也將上市,兩款芯片將正式展開對決,在跑分方面天璣9000稍勝一籌,但是能擺脫一核有難多核圍觀的詬病么?
天璣9000和驍龍8G1是安卓芯片市場的兩款頂級芯片,這也是聯發科和高通在高端手機芯片市場的對決,從跑分來看,天璣9000要稍勝一籌。
據安兔兔的跑分來看,天璣9000達到107萬分,而驍龍8G1則為102分;Geekbench的跑分則顯示驍龍8G1單核為1246分、3855分,天璣9000單核為1248分,4191分。
顯然從安兔兔和Geekbench兩款知名性能測試軟件得出的分數來看,天璣9000都比驍龍8G1優勝,似乎這次在安卓手機芯片市場,天璣9000可望在高端芯片市場超越高通,這對于高通來說將是重大挫敗。
導致驍龍8G1在跑分方面落后的原因在于它所采用的三星4nm工藝落后于臺積電的4nm工藝,天璣9000恰恰采用了臺積電的4nm工藝。由于三星4nm工藝的落后,驍龍8G1的功耗不太理想,采用驍龍8G1芯片的安卓手機紛紛強調它的散熱技術,由此安卓旗艦手機的比拼變成了散熱技術大比拼的游戲。
在天璣9000和驍龍8G1贏得了跑分測試之下,業界或許認為聯發科在高端芯片市場真的贏了,然而如果回顧多年前的一核有難多核圍觀的故事,那么僅僅以跑分來說明聯發科在高端手機芯片市場取得勝利可能過于片面了。
手機芯片多核比拼其實正是由聯發科開啟的,聯發科從四核到八核乃至十核一直保持領先優勢,當時它的多核技術比拼成為手機芯片行業的營銷熱點,而聯發科也由此一度在手機芯片行業獲得高度關注。
然而就在聯發科在多核技術影響手機市場的時候,當時的蘋果卻一直堅持雙核處理器,后來蘋果才逐漸發展到四核,再到如今的A15擁有六核,蘋果處理器堅持更少的核心逐漸獲得業界的認可。原因在于業界認識到手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運行一個程序,很少會有多程序同時運行的場景,如此單核性能對手機更重要。
由此業界對聯發科的多核技術就出現了一核有難多核圍觀的評語,它的多核處理器在跑分方面有優勢,但是在日常應用中卻沒有太多機會發揮,反而手機處理器核心數量過多導致功耗過高。
事實上如今的天璣9000和驍龍8G1在單核性能方面根本就無法與蘋果的A15處理器相比,都采用了ARM的公版核心X1、A78等高性能核心,因此在單核性能方面并無太大差異,單核性能比蘋果兩年前的A13處理器還要弱。
如此一來,其實天璣9000雖然在跑分方面贏了驍龍8G1,但是由于單核性能并無太大差異,兩款芯片對于手機來說也不會存在太大的區別,反而是高通的驍龍8G1的GPU性能更強因此在運行游戲、視頻等對畫質有要求的場景方面更有優勢,如此對于安卓手機來說采用驍龍8G1的手機還是更有競爭力一些,但是在蘋果面前就不夠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