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工程之后啟動的又一個大工程,“東數西算”正成為A股最火概念。2月25日,“東數西算”概念股再度爆發,個股涌現漲停潮。南凌科技、美利云、南興股份等紛紛漲停。本月以來,該板塊漲幅位居全行業概念板塊漲幅之首。
(截圖源自東方財富)
消息面上,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加快包括5G、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升級、北斗產業化重大工程、“東數西算”等在內的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實施落地。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
“數據”與“算力”的全面推進
顧名思義,東數西算中“數”指數據,“算”指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東數西算”是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等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至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
能與“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齊名,足以見得“東數西算”對我國的建設的重大戰略意義,同時也彰顯我國對數字化建設的高度重視。
據了解,“東數西算”的意義在于西部地區資源充足,具備發展數據中心與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可以有效緩解我國東部地區土地、能源等資源逐漸緊張,難以維持數據中心的持續化大規模發展的問題。東部樞紐可以繼續處理工業互聯網、金融證券、災害預警、遠程醫療、視頻通話、人工智能等對網絡要求較高的業務,而西部樞紐的數據中心可以處理后臺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對網絡要求不高的業務。
筆者注意到,“東數西算”總共批復了內蒙古樞紐、貴州樞紐、甘肅樞紐、寧夏樞紐、粵港澳樞紐、長三角樞紐、京津冀樞紐、成渝樞紐8大樞紐。依托8個算力樞紐,可以有效監督政策的具體實施與資源分配,著力優化網絡、能源配套等保障,更好的引導數據中心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發展,促進東西部數據流通、價值傳遞,駘蕩數據中心相關產業向西部有效轉移。
此外還進一步規劃設立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群。每個集群是一片物理連續的行政區域,具體承載算力樞紐內的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建設,可以有效加快數據傳輸、減少傳輸費用、保障數據的能源供給、協調安排能耗指標。
相關“芯片”有哪些?
據首創證券指出,“東數西算”工程是新基建的范疇,需要新建數據中心,所以以數據中心相關芯片最先受益。
而數據中心所需要的高性能計算芯片可以分為“計算”“存儲”和“網絡”三大部分:
一.計算芯片
數據中心的發展必然帶來大量數據處理的需求,進一步要求數據處理速度提升,因此以AI計算芯片(也被稱為AI加速器或計算卡)為首的專門用于處理人工智能應用中的大量計算任務的模塊的計算芯片會更加受到重視。當前,AI芯片主要分為 GPU 、FPGA 、ASIC三大類。
二.存儲芯片
毫無疑問,“東數西算”工程將加快存儲芯片進口替代的進程。數據存儲是數據傳輸、處理的基礎,我國存儲芯片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三.服務器芯片和接口芯片
服務器芯片和接口芯片是服務器內存模組(內存條)的核心邏輯器件,主要作用是提升內存數據訪問的速度和穩定性。再加上硬件設施是算力網絡的基礎,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有望推動服務器、接口的擴容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