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2月25報道:當地時間25日,烏克蘭國防部呼吁黑客協助抵御對烏克蘭重要基礎設施可能進行的網絡攻擊。
在此次俄烏沖突中,網絡攻擊頻繁出現于人們眼前。2月24日周四早上,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襲擊,烏克蘭一部分網絡服務器遭到攻擊,烏克蘭國防部、外交部、內政部和其他主要城市的網站暫時無法訪問或打開非常緩慢。
據美聯社報道,烏克蘭的官員們早就預計到網絡攻擊會發生在俄羅斯軍事進攻之前和之后。2月24日下午,據路透社消息,烏克蘭國家緊急事務部門稱,因為遭受網絡攻擊威脅,烏克蘭已經臨時切斷互聯網。
同時,俄羅斯也表示遭受到網絡攻擊。
據俄羅斯衛星社25日消息,黑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在社交媒體發表聲明稱,宣布發起對俄羅斯的“網絡戰爭”并對攻擊俄羅斯RT電視臺網站一事負責。聲明稱:“Anonymous正式向俄羅斯宣戰。”黑客在帖子中還添加了#Ukraine 的推文話題。
據報道,RT電視臺此前發布消息稱,自莫斯科時間24日晚17時(北京時間24日22時)開始,電視臺網站遭到DDoS攻擊,大約27%的攻擊地址位于美國。
網絡疆域的戰場早已開啟,大國博弈與競爭正向數字空間拓展,關鍵基礎設施已成為網絡攻擊的明顯目標。從俄烏沖突看全球動態,不難發現,國際網絡空間格局的平衡正在被打破。保障網絡空間安全已上升到更重要的戰略地位。
烏克蘭一直是受網絡攻擊頻率較高的國家。2017年,烏克蘭遭遇有史以來最具破壞性的網絡攻擊,在全球造成超過100億美元的損失。2022年,烏克蘭遭遇網絡攻擊頻率加快,且攻擊直接指向國防部、外交部、安全部、能源部、主要國有銀行等關鍵機構。烏克蘭認為俄羅斯應當對此負責。
2022年起,烏克蘭遭受網絡攻擊事件:
1月14日
包括烏克蘭外交部、教育部、內政部、能源部等在內的多個政府網站曾遭到大規模網絡攻擊而關閉。
1月15日
微軟公司發布警報稱,新一波數據擦除惡意軟件(代號DEV-0586)正在襲擊烏克蘭多個政府部門、信息技術機構等,目前已有數十個系統感染。烏克蘭政府將此次網絡攻擊歸咎為白俄羅斯威脅組織UNC1151,并認為該行動與俄羅斯有關聯。
2月15日
包括烏克蘭國防部、武裝部隊等多個軍方網站和銀行的網站遭到大規模網絡攻擊而關閉。目前尚無人聲稱對此事負責。烏克蘭安全部門表示,此次攻擊非常強大,為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此次攻擊導致至少10個網站下線,其中包括烏克蘭國防部、外交部、文化部以及烏克蘭最大的兩家國有銀行Privatbank和Oschadbank的網站。攻擊導致烏克蘭銀行的移動應用程序和在線支付無法使用,并在俄烏緊張局勢下造成了混亂。除網絡攻擊外,部分Privatbank用戶收到銀行ATM機無法使用的虛假消息。
2月23日
東歐國家數字轉型部負責人表示,由于DDoS攻擊,多個烏克蘭政府網站于周三下線了。Mykhailo Fedorov在Telegram上表示,一些銀行網站也被關閉了。烏克蘭外交部、部長內閣和議會網站在周三早些時候仍無法使用,國會、政府機構、外交部網站都受影響,銀行也無法提供服務。美國總統喬·拜登稱這是“俄羅斯入侵的開始”。
2月24日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當地時間24日凌晨,烏克蘭政府主要網站關閉。網絡安全研究人員說,數小時前發生的另一起可能更為嚴重的黑客事件中,烏克蘭的數百臺電腦上發現了數據擦除工具,烏克蘭局勢的各方博弈恐已延伸到網絡領域。
數據擦除工具被稱為“wiper”惡意軟件,通常會從計算機中刪除數據并使其無法操作。據網絡安全公司 ESET 稱,該惡意代碼影響了烏克蘭的“大型組織”,該公司在該國擁有多個客戶。該黑客工具似乎是在兩個月前創建的,但“僅在今天部署,我們僅在烏克蘭看到過”。
2月25日
烏克蘭國防部呼吁黑客協助抵御對烏克蘭重要基礎設施可能進行的網絡攻擊。
安全專家分析,這些網絡攻擊行為雖然暫時沒有對軍事力量造成實質打擊,但成功擾亂了局勢,誘發社會動蕩,并對烏克蘭政府的任務部署造成干擾,形成了一種新型“軍事打擊”。目前,美國政府已經認定DDOS攻擊與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部情報總局(GRU/格魯烏)有關。英國政府也譴責格魯烏黑客針對烏克蘭軍方和國有銀行網站的在線服務發動了DDoS攻擊。但是,也有安全專家認為,美國“過早、過于準確地完成了溯源分析,其結論似乎取決于拜登政府的政治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