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隨著后摩爾定律時代的到來,芯片工藝的提升已經是越來越難了,比如從5nm到3nm,需要2年多,而從3nm到2nm,可能需要3年,接下來再提升,將會千難萬難。
于是各大芯片廠商們,將目光瞄向了先進封裝技術,比如2.5D/3D封裝等,通過先進封裝,也可以提升芯片的性能。
比如臺積電搞了CoWoS Chiplet先進封裝技術,進行2.5D/3D封裝。而英特爾搞了自己的Co-EMIB、ODI和MDIO三大封裝技術。
三星有I-Cube、X-Cube、R-Cube和H-Cube四種先進封裝方案。日月光有自己的FoCoS-B封裝。
巨頭們都是投巨資,升級自己的封裝技術,以期在后摩爾時代,通過封裝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為摩爾定律續命。
但研發先進技術是要錢的,雖然比研發先進工藝要少很多,但也不少。按照Yole的數據顯示,2021年,7大芯片封裝企業,花在先進封裝上的資本支出達到了120億美元左右(約763億元)。
其中英特爾排第一,為35億美元,占總資本支出的29%。再是臺積電,為30.49億美元,占比為26%。再到日月光、三星、安可,占比分別為17%、13%、6%。
至于大陸兩大巨頭長蘇長電、通富微電也上榜了,占比分別為5%、4%。而另外一家大陸的封測巨頭天水華天,沒有上榜,肯定是低于4.87億美元的,也就是說3家大陸封測巨頭,加起來都不到英特爾的一半多,甚至也不到臺積電的一半。
在全球10大封測巨頭排行榜上,江蘇長電排第3、通富微電排第6、天水華天排第7。但這個排名是去掉了英特爾、臺積電、三星這三大巨頭的,這三大巨頭以制造為主。
結合這兩個榜單,我們基本可以判定出,當前在先進封裝技術上,大陸的廠商離英特爾、臺積電、日月光、三星等廠商,還是差得有點遠,不管是技術,還是投入,還需要繼續努力。
特別是現在這些巨頭,在工藝提升越來越難,發力先進封裝時,我們也不能落后了,否則一步落后,步步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