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正在經歷百年來未有之大變革,正處于由機械制造定義的時代邁向電動智能定義的時代,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創新技術將推動汽車從生產制造到服務環節的全鏈變革。作為能源變革與信息變革的交匯點,電動智能汽車將成為繼 PC、智能手機后的第三代智能移動終端,重新定義人類生活與出行方式。
智能化帶動告訴連接器需求,電動化帶動高壓連接器需求。汽車連接器系電子是系統設備之間電流或信號傳輸與交換的電子部件,主要用途為傳輸信號或者分配電流。隨著汽車電子的發展,各控制單元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用于信號傳輸的連接器的用量不斷增長;新能源車以電為主要能源,同時智能汽車的精密控制也推動電控技術發展,對分配電流的連接器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
智能化是汽車圈的高能熱詞,作為最容易感知的載體--“智能座艙”也成了各大車企頻頻提及的功能配置。不過,相對于廠家的熱情似火,消費者對智能座艙的反應卻有些冷淡。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市面上的智能座艙普遍都存在同質化嚴重這一問題。在很多消費者看來,汽車智能化已經變成一個口號流于形式了,市面上缺少真正能打動用戶的創新性功能。
芯片問題預計 2022 年逐步解決,乘用車銷量未來有望逐漸回升。目前隨著全球疫情的逐漸緩解,上游芯片企業陸續 恢復生產,芯片產能開始復蘇,后續芯片供應會逐漸好轉,汽車行業與芯片產業周期錯配的問題也將逐步解決,同時 國內也對汽車芯片經銷商哄抬芯片價格、囤積居奇等擾亂市場的問題進行調查處理,車企也在積極尋求合理利用芯片 設計車型的方案,預計 2022 年芯片帶來的產銷問題將得到逐步解決。隨著芯片等原材料供應的初步緩解,預計之后 乘用車市場會逐漸回暖。
2022 年中國企業或將加深海外布局,拓展全球市場。我們認為,雖然受疫情影響,海外疫情控制節奏不穩定,海外 市場對客車需求下滑,影響海外市場拓展進程,但 2022 年隨著疫情緩解,海外對客車的需求可能逐步恢復,疊加原 本 20 年和 21 年的需求,22 年海外需求量可能實現較大幅度增長。疫情期間,部分海外企業因經營困難而破產,因 此 22 年海外需求恢復之后,中國的龍頭企業或可率先滿足需求,進一步打開海外市場。
新能源汽車由過去幾年的政策驅動,現在轉向供給驅動,而且這兩年有越來越多好的新車型正在加速推出,就是我們所說的供給端的質變。這個質變會撬動需求,從而帶動這個行業由導入期加速進入成長期。所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增速其實是越來越陡峭的。
汽車行業經過了這么多年的滲透率的提升,現在已經基本進入了一個平穩增長的狀態。往后看,我們覺得新能源汽車,如果看未來10年,一定是年復合增速可能達到30%左右的高速增長的狀態;如果看未來5年,它的增長斜率還會更為陡峭。這背后的驅動力,不僅是供給端有越來越多好的車型正在加速推出,還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這個賽道,包括傳統車企、新勢力,還有科創公司。在這種驅動力之下,我們認為行業還會保持非常高速的增長。2021年的汽車行業因為缺芯,供給端受限,我們認為2022年供給會逐步修復,行業也會呈現一個供需相對平衡的狀態,銷量也會實現相對平穩的增長。
汽車行業的規模經濟、技術發展和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使得中國零部件在國際市場上話語權越來越重。中國市場天然 的規模優勢使得我國汽車銷量早在近十年前就已經超過美歐等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銷量市場,規模效益巨大。除 此之外,中國的零部件產業配套成本全球最低,成本優勢突出、配套設施關系完善、模塊化趨勢明顯,再加之隨著電 動化和智能化兩大技術浪潮,我國零部件企業積極創新,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等,多種條件疊加使得中國的零部件企業 在全球采購體系中占據領先地位,為國際化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