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雖然UWB芯片的賽道已經擠進了諸如Qorvo 、恩智浦、蘋果、瑞薩等巨頭玩家,但華為的動作依然值得關注,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UWB的前景可期。
近日,來自華為旗下上海海思的一則招聘啟事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如上截圖所示,華為正在招聘數字芯片設計工程師,以“負責WiFi、藍牙、GNSS、NFC、UWB等短距離無線芯片的架構設計和競爭力構建”,同時,在智慧聯接及感知算法工程師承擔的職責一欄,也提及了“基于GNSS/WIFI/藍牙/UWB等技術的室內外定位系統軟件開發”。
這被解讀為華為入局UWB的重要信號。
雖然UWB芯片的賽道已經擠進了諸如Qorvo 、恩智浦、蘋果、瑞薩等巨頭玩家,但華為的動作依然值得關注,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UWB的前景可期。
2B:UWB具備難以替代的超高精度
UWB全稱為Ultra Wide Band,即超寬帶通信,具有抗干擾性強、傳輸速率高、發送功率小、定位精度高等技術特點。
尤其是在定位精度方面,UWB采用超寬帶無線通信,脈沖頻率高,可在室內、地下精準定位。而GPS定位只能在衛星信號強,衛星可視范圍內定位。此外,UWB定位精度達到了厘米級,這是其他定位技術難以達到的。
過去,UWB因為超高的精度一直在B端市場發揮的無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典型的比如礦山/礦井等應用場景。
在煤礦行業,由于大多數工作人員都在礦井下工作,瓦斯、煤塵爆炸、冒頂事故時有發生,因此,人員安全一直是企業關注的重點。人員定位系統能夠很好地做到人員管理及工作調度管理,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保證人員安全。
早在10多年之前,煤礦就已經開始采用定位方案,不過當時主要用的是有源RFID,隨著UWB定位技術的方案精度與性能遠優于RFID技術,為進一步細化人員管理環節,解決人員精準定位問題,不少物聯網企業將UWB技術應用在煤礦行業中,研發煤礦人員精準定位系統,以實現日常的人員車輛考勤、跟蹤定位、優化調配、災后急救、日常管理等。
當前,UWB定位在煤礦領域已經有了大規模商用的基礎,而在政策的加持之下,相信未來的落地速度也將會更快。
而說起煤礦產業,不由的就會讓人想起華為在該領域的大動作。2021年2月9日,山西省政府、華為、晉能控股等單位聯合成立“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同年1月,華為宣布成立“煤礦軍團”,旨在將產業基礎研究、產品研究、市場交付組合在一起,縮短產業鏈條,快速適應需求,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煤炭行業數字化轉型。
2021年10月11日,華為內部再次發文,宣布繼煤礦軍團之后,再正式成立海關和港口軍團、智慧公路軍團、數據中心能源軍團和智能光伏軍團新的四大軍團。
軍團模式是華為進一步深扎產業的重要舉措,而以UWB為代表的無線技術將在煤礦等產業的智能化升級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此看來,海思入局UWB也就順理成章了。
當然,因為發布這次招聘的主體是上海海思,也就是“小海思”,與深圳海思“自己產的芯片自己消化”定位不同,它承載了華為所有外銷芯片的業務,所以這款芯片顯然也將是面向整個產業的。
根據Techno Systems Research 的預測,在新應用的推動下,2021 年及以后的 UWB 2B市場將實現強勁增長,相關產品將被集成到照明、企業 Wi-Fi 接入點以及公共區域的室內導航等設備中。基于這些考慮,Techno Systems Research 預測 2027 年 RTLS B2B 應用的超寬帶市場規模將比 2020 年增長 7 倍以上。
2C:智能手機助推UWB進入爆發期
如果說過去UWB只是在B端默默發光發熱,那么從2020年開始,手機廠商則把其從B端推向了C端,從產業推向了大眾。
僅僅是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里,就有一連多家手機大廠發布了UWB的相關產品:
2020年10月,小米發布“一指連”技術,在筆者朋友圈引起刷屏之勢。據官方信息,支持小米UWB技術的手機可以實現對智能設備的厘米級定位,指向任意智能設備都可直接控制,角度測量精度可達±3°,如同高精版“室內GPS”。
2021年3月,三星發布了Galaxy SmartTag追蹤器,第二代產品除了支持低功耗藍牙(BLE)之外,亦新增了對UWB的支持。
2021年4 月,蘋果發布跳票多次的“AirTag智能追蹤器”,當用戶移動時,蘋果的“精確查找”會借助UWB芯片,精確測定用戶與AirTag間的距離。
2021年5月,OPPO發布了專屬OPPO Find X3系列的配件——OPPO一鍵聯手機殼套裝。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支持OPPO UWB空間感知技術(超寬帶技術)的一個手機配件,能用來精準控制其他智能家居。
據 ABI Research預測,支持 UWB 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從 2019 年的 4200 萬多部增加到 2025 年的近 5.14 億部,以用于解鎖、無線支付等應用。
手機是消費級產品控制的重要端口,搭載 UWB 芯片智能手機龐大的出貨量,將引領C端UWB市場發展,帶動各類UWB設備出貨增長,從而助推UWB芯片價格的降低,這將助推UWB整體解決方案成本的降低,因此物聯網智庫預測,UWB或許將在今年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
另一家研究機構Techno Systems Research 市場分析師 Giorgio Zanella 發布的最新報告《2021 年超寬帶市場分析》也佐證了這一點,報告指出:2021 年全球 UWB 的出貨量預計將達到 2 億個以上,到 2027 年這一數字將超過 12 億。而智能手機將在 2027 年成為 UWB 的最大應用市場,其次則是汽車、智能家居設備、可穿戴設備等。
華為手機雖然近年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備受打壓,但依然咬著牙在奮力發展。近日,調研機構每日互動公布《2021年5G手機報告》。報告顯示,雖然華為5G手機發布不多,但仍排中國5G手機首位,以29.2%的市占率,成為國內5G手機市場的領跑者;vivo以15.4%排名第二;蘋果iPhone 5G手機熱度持續攀升,市占率達14.1%,排名第三。
而在智能家居領域,華為前不久剛剛將其全屋智能解決方案“1+2+N”戰略再升級,帶來了華為全屋智能主機SE、全屋互聯和全屋中控家族以及全屋十大子系統。
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智能家居,都是UWB技術未來應用的主陣地,如此強需求,海思的布局也就一點兒都不奇怪了。
寫在最后
當然,說華為“入局”UWB可能還不是那么準確,畢竟海思要做UWB芯片的消息已經傳了好幾年了,但不知道因什么原因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等到海思的芯片真正面世的時候,市場格局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我們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