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解讀信創產業四巨頭之中科院:控股企業237家,孵化中科曙光、寒武紀等43家上市公司

解讀信創產業四巨頭之中科院:控股企業237家,孵化中科曙光、寒武紀等43家上市公司

2022-04-10
來源:零壹財經

√ 中科院成立于1949年11月,集科研院所、學部、教育機構于一體,是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日常工作受國務院指導。

√ 中科院成功研制第一臺計算機、曙光超級計算機、龍芯系列通用芯片,到單精度千萬億次超級計算系統、寒武紀人工智能處理器,在我國計算機技術自主創新中發揮了骨干作用。從發出中國第一個電子郵件,到建立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中國網通與無線傳感試驗網,中科院成為網絡科技和網絡產業的開拓者。

√ 中科院共擁有11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學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學,130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承擔30余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行。正式職工6.9萬余人,在學研究生7.9萬余人。

√ 上世紀80年代,中科院實行“一院兩制”,各大研究所需要靠自己謀生存,圖發展,調整科研體制,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運營模式應運而生。截至2022年,中科院計算所已孵化了中科曙光(603019.SH)、寒武紀(688256.SH)、晶上、天璣、睿芯、物棲等高新技術企業,而中科曙光又孵化了海光信息、中科星圖(688568.SH)等企業。

出品 | 零壹智庫

作者 | 林若薇

編審 | 李昕

目錄

導語

一、公司介紹

(一)公司概況

(二)“一院兩制”的實行,企業孵化應運而生

(三)資本投入之余,不忘專注研發技術

二、旗下主要公司及核心產品

(一)主要上市公司

1.中科曙光

2.寒武紀

3.中科軟

4.科大訊飛

(二)主要非上市公司

1.中科方德

2.中科紅旗

3.龍芯中科

三、機遇及挑戰

(一)多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影響

(二)業務多樣化,多家企業保持行業突出地位

(三)科技創新賦能,中科院旗下多企業蓄力迸發

導語

自“棱鏡門”和中興、華為事件等相繼爆發后,我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持信息技術產業的國產替代。在此期間,以黨政為主的領域率先試點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下文簡稱“信創”)。隨著試點不斷深化和不斷向金融、電信、交通等民生行業的拓寬,信創步入“黃金三年”:2020年,信創產業進入元年;2021年,信創產業案例應用落地;2022年,信創產業規模化推廣。

從試點到推廣,信創基礎建設離不開產業鏈中廠商特別是巨頭的全面賦能。從芯片到操作系統到辦公系統,從基礎硬件到基礎軟件再到應用軟件,信創產業巨頭不光積極發展自主創新的能力,還自下而上地打造生態鏈。目前,中國電子、中國電科、華為和中科院等為代表的機構通過投資并購或戰略合作已基本形成較為完整的信創生態。為了進一步了解信創產業四巨頭的發展歷程、旗下或合作機構等,零壹智庫推出信創產業四巨頭系列文章,目前已發布中國電子、中國電科兩篇文章,本期為您解讀中科院。

一、公司介紹

(一)公司概況

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成立于1949年11月,是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日常工作受國務院指導。中科院集科研院所、學部、教育機構于一體,目前已形成完整的自然科學學科體系,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學科整體水平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據中科院官網顯示,截至2021年11月,全院共擁有11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學(注: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學)、130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承擔30余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行。其正式職工有6.9萬余人,在學研究生達7.9萬余人。

載人航天及載人深潛,成功研制第一臺計算機,自主研制的氯霉素、青霉素,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開創數學機械化證明、有限元方法……建院以來,中科院始終圍繞現代化建設需要開展科學研究,產生了許多開創性科技成果,自主發展了一系列戰略高技術領域。

中科院控股企業遍布各個省份,公司官網顯示,僅旗下控股的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國科控股)就有持股企業50余家,分布于全國11個省、直轄市的13個城市,行業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環保及新材料、基金投資、現代服務等多個領域,院所投資企業中共有39家上市公司,其中科創板3家,在國內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資本市場“國科系板塊”。

(二)“一院兩制”的實行,企業孵化應運而生

二十世紀80年代,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中科院面臨著重大變革。首先是研究所的科研方向由為國防建設服務轉變為面向國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面向通用市場,為促進我國傳統產業改造,促進產品推廣應用做貢獻。

另一方面,由國家下達科研任務,國家撥款搞科研的時代已經過去。1988年初,中科院在院長周光召的主持下,實施了“把主要力量投入到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主戰場,同時抽調精干隊伍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和高技術跟蹤”的方針,即“一院兩制”。對從事應用研究的所,要求80%的人員進入國民經濟主戰場,對其事業費的投入逐年減少20%。面對突來的新形勢,各大研究所需要靠自己謀生存,圖發展,調整科研體制。為此,研究所除正在承擔科研任務的科技人員外,鼓勵其他科技人員組織起來走上社會,了解市場需求,參與競爭,面向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去爭取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

在這個時期,研究所在科研工作上遇到了新的突破口,一是為了能保留其國家研究所地位,為探索科學技術前沿課題繼續作貢獻。二是爭取面向國民經濟建設的重大課題任務以及成立公司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成產品、商品。

1984 年,柳傳志與中科院計算所10位職工,用20萬元創辦了計算機公司,成為后來的聯想集團。受此啟發,中科院計算所率先想出了企業孵化的技術轉移途徑。計算所于2007年全資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北京中科算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現金出資方式投資計算所技術成熟團隊項目。此投資模式使計算所的技術通過這些投資企業成功走向市場,真正實現產業化。后期孵化公司融資后,可以根據市場估值轉讓股份,從而形成資本積累;同時成立產業基金,積極參與孵化公司的融資。截至2022年3月,計算所已孵化了中科曙光(603019.SH)、寒武紀(688256.SH)、晶上、天璣、睿芯、物棲等高新技術企業,而中科曙光又孵化了海光信息、中科星圖(688568.SH)等企業。

表1:中科院旗下部分控制企業

wx_article__3f4f900b0dff13f4b6cac887a3d7311f.jpg

數據來源:企查查,零壹智庫

(三)資本投入之余,不忘專注研發技術

中科院擁有物理研究所、理化技術研究所、過程工程研究所、計算機技術研究所和軟件研究所等100多個研究所,下面重點介紹與信創產業相關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1.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簡稱:計算所)成立于1956年,是我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的學術機構。計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國首枚通用CPU芯片以及第一臺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形成了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的研發基地。

隨著學科與技術發展,從計算所陸續分離出中科院微電子學研究所、計算中心、軟件所和網絡中心等多個研究機構,以及聯想、曙光等高技術企業。六十多年來,計算所在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根據官網顯示,截至2021年11月,計算所獲得國家、院、市、部級科技獎勵245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55項,院、市、部級科技獎勵190項。知識產權獎項方面,計算所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近十年授權專利轉化率達到40%,2010年至今獲得12項中國專利獎和北京市發明專利獎。

2010年 4 月,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聯合興建的“龍芯產業園”在中關村開工,“曙光研發基地”也正式落戶中關村北部集聚區。隨后,“龍芯 CPU 技術及系列產品”、“曙光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等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已經開始實施轉化。2002 年 8 月,計算所成功研制出我國首枚通 用 CPU 芯片龍芯 1 號。在國家 863 計劃支持下,曙光公司與計算所先后成功研制曙光一號多處理機、曙光 4000L、曙光 4000A和曙光 5000。2008 年 6 月,首臺國產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曙光 5000A 研制成功,從而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能研制百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的國家。

表2:中科院計算所2015年-2020年國家級獎項

wx_article__a15551cd7bf9f1206424f607fceda440.jpg

數據來源:計算所官網,零壹智庫

2.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簡稱:軟件所)成立于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于計算機科學理論和軟件高新技術的研究與發展的綜合性基地型研究所,重點學科領域為計算機科學、計算機軟件、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信息安全等,目前已孵化中科軟(603927.SH)、中科方德等企業。

2019年4月26日下午,在中科院軟件所主辦的首屆智能軟件國際論壇上,軟件所公開智能操作系統FactOS v1.0及配套工具。目前,FactOS已與華為昇騰處理器Atlas系列、寒武紀智能芯片進行了深度適配,說明了FactOS可作為自主無人系統開發、部署和運維的基礎,能夠為AI應用和底層芯片之間搭起了橋梁,驅動更多的人工智能芯片,可被廣泛應用于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安防和現代農業等領域。

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12月,軟件所現有在職職工705人,其中科技人員628人、管理支撐人員77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名,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74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36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

在獲獎方面,截至2020年12月,軟件所獲院、省部級以上成果獎46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9項、三等獎2項。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計算機領域第1個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出自軟件所。

表3:中科院軟件所2000年-2011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目錄

wx_article__e29f7be31f2638aea4590cd584549907.jpg

數據來源:軟件所官網,零壹智庫

二、旗下主要公司及核心產品

中科院的控股企業廣泛分布于新材料、信息技術、高端設備和科技金融等領域,據企查查顯示,中科院目前控股的企業為237家,間接持股的企業有999家。下面介紹中科院在信創產業上主要的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

(一)主要上市公司

1.中科曙光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曙光,603019.SH),成立于2006年3月7日,2010年12月31日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1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交易。中科曙光的母公司為北京中科算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現持股比例為18.36%,實際控制人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科曙光是國內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領軍企業,主要從事研究、開發、生產制造高性能計算機、通用服務器、存儲產品,并圍繞高端計算機提供軟件開發、系統集成與技術服務。不僅提供計算、存儲、安全到數據中心等ICT基礎設施產品,還大力發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先進計算業務,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系統服務解決方案。自成立以來,中科曙光硬件產品、解決方案、云計算服務等產品已被廣泛應用于政府、能源、互聯網、教育、氣象、醫療及公共事業等社會各個領域。

目前,中科曙光已累計建設五十余個城市云計算中心,初步形成了規模性云數據網絡平臺。憑借安全可信的技術能力、全場景覆蓋的全棧服務、高效敏捷的交付能力,曙光云入圍中央國家機關2021年云計算服務協議供貨采購供應商名錄。公司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獲得專利授權45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4項,實用新型14項,較好地建立和維護了公司知識產權體系,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據公司財報顯示,中科曙光2021年前三年季度營業收入達到64.9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4.6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曙光是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光信息)的最大股東。海光信息是少數幾家同時具備高端通用處理器和協處理器研發能力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主營業務為研發、設計和銷售應用于服務器、工作站等計算、存儲設備中的高端處理器,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CPU)與海光協處理器(DCU)。2021年11月8日,海光信息與中信證券簽署IPO輔導協議,擬在科創板上市。財務數據顯示,海光信息的營業收入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從0.48億元增長到10.2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61.41%,增長飛速。

2.寒武紀

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寒武紀,688256.SH)由陳天石與北京中科算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于2016年3月15日成立,2019年9月30日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7月20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北京中科算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寒武紀的第二大股東,現持股比例為16.41%。

寒武紀的主營業務是應用于各類云服務器、邊緣計算設備、終端設備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發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終端智能處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邊緣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以及與上述產品配套的基礎系統軟件平臺。已廣泛應用于知名芯片設計公司、服務器廠商和產業公司,輻射互聯網、云計算、能源、教育、金融、電信、交通、醫療等行業。

寒武紀是目前國際上少數幾家全面系統掌握了通用型智能芯片及其基礎系統軟件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能提供云邊端一體、軟硬件協同、訓練推理融合、具備統一生態的系列化智能芯片產品和平臺化基礎系統軟件。2017年12月,寒武紀獲得全球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頒布的“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企業100強”獎項。2019年6月,寒武紀入選《福布斯》雜志中文版頒布的“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

3.中科軟

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軟,603927.SH)成立于1996年,2000年10月11日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9月9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母公司為中科院軟件所,最新持股比例為23.45%。

中科軟是中科院軟件所實施知識創新試點工程的產物,以行業應用軟件開發為核心,業務涵蓋應用軟件、支撐軟件、系統集成等應用層次。中科軟可為客戶提供大型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是專門從事計算機軟件研發、應用、服務的智能密集型高新技術企業,覆蓋保險、銀行、醫療、郵政、通信、交通、紀檢等多個領域。

目前,中科軟已與Microsoft、IBM、DELL、Oracle、H3C、Lenovo等公司達成合作關系。2019年,IDC《中國金融云解決方案市場跟蹤研究》報告中指出,保險細分行業中,中科軟具備絕對優勢,其產品保險云解決方案細分市場廠商份額為36.2%,在云解決方案細分市場廠商份額中排名第一。根據公司財報,中科軟2021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26.13億元,同比增長10.06%,歸母凈利潤為1.71億元。

4.科大訊飛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大訊飛,002230.SZ)在1999年12月30日成立,2007年4月26日變更為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5月12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其中,中科大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股3.63%,而中科大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的母公司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持股比例100%。

科大訊飛從事語音及語言、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推理及自主學習等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究,是亞太地區知名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上市企業。科大訊飛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教育、金融、司法、醫療、人工智能、汽車、企業數字化等領域。

官網顯示,2021年科大訊飛C端硬件產品在“618大促”中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108%,AI辦公類產品連續三年獲得京東、天貓雙平臺銷售額冠軍。基于上述產品的AI+辦公綜合解決方案,已經累計覆蓋超過2,000家單位和企業,會議辦公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加快企業信息流轉,助力政府和企業管理提質增效。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在教育、醫療、智能辦公、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已經實現了源頭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的良性互動。根據公司財報,科大訊飛2021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45.49億元,歸母凈利潤為3.10億元。

(二)主要非上市公司

1.中科方德

中科方德軟件有限公司(簡稱:中科方德)是主要國產操作系統廠商之一,成立于2006年,第一股東為中科曙光,持股比例為20.04%。中科方德致力于操作系統技術與產業進步,擁有成熟完善的服務器操作系統、桌面操作系統產品線,提供信息安全、云計算、高可用集群軟件等工具和解決方案,重點服務于電子政務、通信、國防軍工、金融、科教文衛、能源、交通等行業和領域。

中科方德總部設在北京,并在上海、重慶、哈爾濱、青島、成都、深圳、烏魯木齊、西安、沈陽、長春、無錫等地設有分支機構。中科方德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會員單位、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2021年,中科方德入選2021北京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綜合實力前百家企業榜單、2021北京軟件核心競爭力企業(成長型)名單。

2.中科紅旗

北京中科紅旗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科紅旗),由中科院軟件所在2000年6月創立。大股東為中科院軟件所所持有的北京科軟創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0.54%,實際控制人為中科院軟件所。1999年,作為國產自主基礎軟件的旗幟,紅旗操作系統于中科院軟件所誕生,于是,中科紅旗作為紅旗操作系統的首家操作系統廠商,開始市場化運作模式。

中科紅旗業務覆蓋軟件研發、集成電路設計、教育培訓、創投、產業園開發建設運維、大健康、新能源、文化、咨詢、農業科技等板塊,產品涵蓋了高端服務器操作系統、桌面操作系統、嵌入式系統、高可用集群、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產品及解決方案。客戶廣泛分布在政府、郵政、教育、電信、金融、保險、交通、運輸、能源、物流、媒體和制造等各個行業。到2012年,中科紅旗連續七年蟬聯中國Linux市場占有率第一,2005年,中科紅旗率先在自主可控軟件類企業中實現年度盈利,哈佛商學院將中科紅旗的成功發展歷史加入其全球教學案例。但2014年,在成立初始便成為民族之光的中科紅旗,由于經營不當宣布破產,被五甲萬京信息產業集團收購。

3.龍芯中科

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龍芯中科)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通用處理器研發商。2010年由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牽頭出資改建,旨在將龍芯處理器研發成果產業化。龍芯中科目前的第二大股東為北京中科算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1.52%。

龍芯中科屬于集成電路設計行業,主要從事處理器及配套芯片的設計工作。龍芯中科基于信息系統和工控系統兩條主線開展產業生態建設,面向網絡安全、辦公與業務信息化、工控及物聯網等領域與合作伙伴保持全面的市場合作,系列產品在電子政務、能源、交通、金融、電信、教育等行業領域已獲得廣泛應用。龍芯中科的產品龍芯3系列主要面向桌面與服務器類應用,最新產品是龍芯3A5000系列,單核性能提升50%,功耗降低30%,與國內采用引進技術的CPU相比在性能上優勢明顯。龍芯中科在2021年6月28日向上交所提交招股書,于12月17日獲科創板上市委會議通過。

三、機遇及挑戰

(一)多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影響

2019年,美國商業部將我國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上述提及的中科曙光、海光信息和科大訊飛也在其列。為此,中科曙光表示,這將一定程度影響了公司的日常運營,也影響了公司與全球合作伙伴的正常合作。而科大訊飛的公告稱,被列入實體清單不會對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對于此情況已有預案,將繼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面對美國卡脖子清單,2020年9月,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也在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發布會上表示:面臨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會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中科院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

(二)業務多樣化,多家企業保持行業突出地位

中科院控股公司數量日漸增長。據官網顯示,目前從中科院科研成果產業化中成長起的企業已超過2000家,包括43家在境內外上市的大型企業。自2019年科創板推出以來,還有7家公司在科創板成功上市。中科院控股企業涉及行業廣泛,據企查查顯示,僅國科控股的控制企業便有222家,間接持股的企業有971家。其中,上述所列舉的主要上市公司和主要非上市公司大多在信創產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中科曙光是中國信息產業、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領軍企業,在全國50多個城市部署了城市云計算中心,研發的“星云”成為世界上第三臺實測性能超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龍芯中科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在網安通信、能源、交通、金融等行業領域。在金融領域,國內多家一線金融機具廠商已經推出了數十款基于龍芯CPU的現金類和非現金類解決方案,并在多家金融機構進行了落地應用。自2018年來,浪潮、聯想、新華三、同方等多家國內知名服務器廠商的產品已經搭載了海光CPU芯片,并成功應用到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領域客戶,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能源化工領域客戶,并在電信運營商的數據中心類業務中得到了廣泛使用。

(三)科技創新賦能,中科院旗下多企業蓄力迸發

我國數字經濟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加之“新基建”的推動,未來數字經濟的應用場景必將更加豐富多元,產業需求必將更加復雜多樣。“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要走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產業發展之路。企業要實現產業報國,必須擁有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創新實力,特別是要具有相對完整的技術創新體系和創新價值鏈,能形成優勢產業或核心競爭力。”2020年12月,聯泓科技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交易,其采用了中科院的DMTO等技術。國科控股董事長索繼栓接受采訪時說道,“只有這樣中國企業才能在全球的高端產業中發出自己的聲音,成為真正的全球化企業,進而帶動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東數西算”工程啟動,中科曙光的曙光智算服務全面升級,“算力鏈接價值”成為曙光智算新的品牌主張。同年,中科方德同時入選“2021北京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綜合實力前百強企業”“2021北京軟件核心競爭力企業(成長型)”兩大重要榜單。近年來,中科院控股企業品牌持續增值,美譽度、知名度不斷提升,得益于中科院持續聚焦戰略新興產業,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以及市場對科技產業的充分認可。




1最后文章空三行圖片11.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个人看的在线www视频 | 天天干天天摸天天操 | 黄色影院免费 |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水多 | 免费一级e一片在线播放 | 日本天堂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wwwa级羞羞视频 | 黄色a三级免费看 | 男女在线无遮挡毛片免费 | 五月月色开心婷婷久久合 | 日韩高清第一页 | 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免费动漫在线看网站 | 九色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 成人免费v片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 国产成人lu在线视频 | 日本三级在在线观看 | 欧美性xxx极品 | 艾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 | 亚洲激情五月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黄色片网站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 性欧美老妇人视频 | 日韩影线 | 青青青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 欧美性猛交ⅹxxx乱大交免费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 |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 宠文肉细致高h一对一 |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性v天堂| 福利片网站 | 成人羞羞国产免费软件 | 欧美精品18xxxhd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