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體系建設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分支,而車聯網體系是建設智能交通、智能終端、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務平臺,以及4G或即將來臨的5G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深入融合發展的必然結果。但目前的國內車聯網,尤其是前裝市場,因起步較晚,才開始建設車聯網相關服務。導致現有的車聯網沒有統一的標準,存在很多弊端。好在國家大力支持,出臺諸多相關車聯網發展優惠政策,促進國內車聯網健康發展。
車聯網是汽車、電子、信息通信、交通運輸和交通管理等行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車聯網的概念自20世紀90年代興起,從最初側重安防、救援等基礎功能需求的階段發展到現在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的智能化車聯網時代。智能化車聯網與智慧交通的需求相契合,二者合力賦能智能網聯汽車、實現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系統可以通過車聯網對道路上的車輛進行協調管控,提升交通效率。蜂窩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作為關鍵使能型技術,將有助于構建“人-車-路-云”協同的車聯網產業生態體系。
如今,隨著5G和物聯網的發展,智能交通系統已經開始實現不停車收費、交通燈智能控制、非法車輛智能捕獲等功能。城市建設和交通先行,交通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動脈,智能交通是智能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物聯網,我們可以改善交通環境,保障交通安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車聯網作為智慧交通的核心技術,承載著推進交通運輸網、信息網和新能源網融合發展的關鍵使命。車聯網通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車與云平臺、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車內等全方位網絡鏈接,主要實現了“三網融合”,即將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進行融合。
隨著車聯網能力的增強,城市基礎設施的進一步發展,車聯網感知和決策功能將從車上轉移至道路基礎設施,有助于單車成本下降,并且能通過區域內集中控制實現所有車輛的智能化,提升交通效率與安全性。隨著全球汽車產業加速智能化、網聯化等發展方向,智能網聯汽車將引發全球汽車產業的新一輪角逐。
智能網聯汽車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中期,但直到上世紀末,相關技術仍然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這主要是當時的底層技術、配套產業等不足以支撐智能網聯汽車的落地。近二十年,伴隨著半導體、高精度傳感器、人工智能算法、移動通信網絡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落地逐漸成為可能,但當前落地的產品智能化有限,只能部分實現輔助駕駛功能,或者是只能在封閉區域低速環境下實現自動駕駛。未來伴隨著資本的不斷投入、廉價的超級計算機單元和具有高精度探測能力的傳感器量產,伴隨著駕駛數據的積累自動駕駛算法的快速提升,具有高等智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有望在未來5~10年內得到落地。
推動將車聯網納入國家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促進LTE-V2X規模部署。建設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豐富應用場景,探索完善商業模式。未來,互聯網和大數據賦予汽車感知和智慧,車聯網與數據智能之間的產業融合將進一步加深。每日互動將繼續攜手比亞迪、零跑汽車等戰略合作伙伴,將數據智能和行業場景相結合,拓展數據智能在具體業務場景中的創新應用,就用戶精準洞察、車主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汽車數字化營銷等方面展開合作實踐,促進汽車產業的智能化升級。
此外,日前,工信部印發《“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指出當前面臨的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拓展行業新空間等形勢挑戰及發展重點,提出加快車聯網部署應用、支持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等車聯網發展措施,促進車路網協同發展。工信部指出,“條塊結合”推進高速公路車聯網升級改造和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積極開展城市試點,推動多場景應用。目標在2025年重點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實現蜂窩車聯網(C-V2X)規模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