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一個多方共建的生態系統,其中,車輛是載體,實現智能化是目的,網聯化是核心手段。智能交互、智能駕駛和智能服務是智能網聯汽車的三大元素。其中,智能交互向著多元化、人格化的方向發展,終端不斷迭代。智能服務注重對用戶的閉環管理,整車廠必須構建自身的內容分發能力。而智能駕駛能力差異的核心是計算平臺和軟件開發。
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水平不斷提高,算力需求日益迫切,智能網聯汽車量產落地亟需“算力” 資源。采用自主架構設計案與自主核心 IP 的計算芯片,具備可定制化開發、功能場景豐富、符合國家安全要求、服務響應快等優勢。
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研究中心的定位,初步的想法定位是引領者,引領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技術和政策的發展,首先包括研發,前面很多專家或者磐起信科的友商都在做這件事,還有一些項目落地經驗,大部分做的預研項目,再加上今年年底或者明年開始會有一些量產項目。其次是最新技術,國內只要法規政策制定好了以后,技術是有共性的。磐起信科可以完全把國外的技術引進來,按照國內的要求,國內的一些加密算法也好,一些行業內的要求來滿足它就可以了。
智能網聯汽車是指車聯網和智能汽車的有機結合。它是新一代汽車,配備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設備,并融合現代通信和網絡技術,實現汽車與人、道路和背景的智能信息交換和共享,實現安全、舒適、節能、高效駕駛,最終可以代替人進行操作。
伴隨著全球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趨勢邁進,智能網聯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未來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智能網聯汽車的機遇與挑戰,均聚焦于數字化轉型,這一轉型的份量將不是“升級”而是“升維”。她說,如何把汽車變“軟”,以實現產品的數字化,已經成為每個傳統汽車企業生死攸關的考題,因此“軟件定義汽車”就是要實現“連接+數據”,賦予汽車全新的基因。
在當下這個時代,智能網聯簡直是不成或缺的,特別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相當多的便當,這一點,我們從傳統手機向智妙手機的轉換進程中已經充實體驗到了。造車新勢力又把這一點進行了強化,將智能AI系統搭載于新車之上,并聯通控制車上的多項功能,如車窗、電話、導航、多媒體等等,將車上的部分功能通過“只動口不脫手”即可實現運轉,這簡直大風雅便了用戶的行車生活。
為了更好地發展智能網聯交通系統,需要明確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等政府部門的定位和作用,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制定智能網聯交通系統發展目標、頂層設計及實施路線圖,引領智能網聯交通系統測試基地建設,領導相關示范工程規劃及實施,組織進行交通法規修訂及完善,制定支持智能網聯交通科研及產業發展宏觀政策,對不同階段智能網聯交通系統實施效果進行評估,組織成立相關行業協會,開展針對智能網聯交通相關的民眾宣傳與教育等。
汽車新四化下,汽車行業正從單純賣車轉向智能產品與網聯服務結合的新型經營模式,高質量客戶信息正成為車企提升自身經營業績的核心數據資產。但與此同時,監管機構和消費者對汽車產品和服務的網絡安全風險和數據合規風險的擔憂也與日俱增。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不是一家企業的事,而需要整個行業聯合起來,整車、零部件、互聯網、電子信息、通信等領域的企業組成聯盟,以車載操作系統開發與應用為核心,通過迭代升級,提升操作系統與應用程序的安全性、可靠性、便利性,擴大應用規模,形成開放共享、協同演進的良好時代,共促智能網聯汽車的“詩與遠方”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