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收購落魄魅族 吉利醉翁之意不在手機

收購落魄魅族 吉利醉翁之意不在手機

2022-06-21
來源:熊出墨請注意
關鍵詞: 魅族 吉利 小米 華為

領先半步是先進,領先一步是先烈。遠在大洋彼岸的賈躍亭如果關注到近期國內手機圈和車圈的動態,定會再次感慨自己當初步子邁得太快。

當年造出的新詞“生態化反”,在樂視的內容老本行之外,賈躍亭規劃的另外兩大陣地便是手機和汽車。

樂視的結局大家也都看到了,在那個萬物互聯生態尚未成為共識的年代,受困于戰線拉得太長,樂視的“生態化反”淪為一堆“爛攤子”,賈躍亭則成了一名“下周回國”的失信人。

那個男人出國已有五年,可“生態化反”的故事仍在繼續:新能源市場如期爆發,且手機廠商和車企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近日魅族賣身吉利就是一起典型事件,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示的信息顯示,吉利旗下的星紀時代購入魅族79.09%股權,成為魅族的實際控制人。

由此環顧四周,手機圈,雷軍把小米汽車作為人生最后一次創業,華為以智能座艙為切入點入局;車企那邊,特斯拉、蔚來、吉利跨界造手機的消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次頭條。

手機與汽車已然成了一對相逢恨晚的最佳CP,然而,這場相逢經得起仔細打量嗎?

一場特殊的雙贏收購案

“其實也沒啥,我買魅族手機,就是圖個吉利而已”

吉利收購魅族的消息一出,段子手的創作欲望便一發不可收拾。

網友高票通過,此次收購史稱“吉你太魅”。收購后的新手機建議以“吉魅”為名,動員廣大集美們一起買買買。而吉利汽車如果用了魅族的Flyme系統,那就是“FlyCar,直接原地起飛”。

調侃之余,大家的視線極度聚焦——此次收購能給雙方帶來什么。

長期觀察汽車產業的李密指出,“整車廠愿意出資收購手機企業,第一出發點肯定商業利益,吉利也不例外。而且,吉利和魅族屬于特殊情況,收購的雙贏作用很直接。”

魅族,多年以前是安卓陣營的國產之光,給行業帶來了M8、M9、MX2等多款經典機型。從業內流傳已久的一個小故事就能看出魅族昔日之地位,據說,小米在起步之初,雷布斯曾到魅族創始人黃章那里取經,有過師徒之緣。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今日之魅族,已然手機的舞臺中央走向邊緣化,其間有外部的沖擊也有內部決策的失誤,這里不再多做討論。

尤其是近幾年,就市場表現來看,魅族即將行至生死線。

魅族官方及賽諾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魅族手機銷量分別約為2200萬、2000萬、948萬、120萬。另外,根據BCI公布的數據,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31日,魅族市占率僅剩0.1%。

“吉利這一次直接收購79.09%的股權,不僅拿走了之前阿里入股的49.08%,黃章的持股也降到了10%以下。成了吉利的子公司,魅族暫時擺脫了生存危機。”一位手機行業資深人士把此次收購稱為魅族的“人生重開一局”。

而吉利救魅族于水火,具體談判數額雖未披露,我們可以參考同樣是“小而美”陣營的錘子科技的賣身價,當時業內消息字節跳動給羅永浩和錘子科技開價4億元。

真金白銀給出去,自然不是在做慈善。

在官宣賣身之前,魅族與吉利就搞起了“小動作”。吉利旗下品牌領克與魅族官微互動,聯系Flyme For Car車機系統的相關進展,事情已經相當明了。

Flyme,魅族基于Android定制的系統,一直被公認為魅族的靈魂所在。如一位魅族老用戶所講,“我從魅族換到其他家已經有幾年了,以后可能也不會再買魅族手機,但不妨礙我給Flyme系統點贊。”

系統層面的軟實力,是魅族現存的核心資產,吉利最看重的或許也正是這一點。

“吉利車主或者想買吉利的潛在車主,提到車機多多少少都會犯怵”,李密表示,“吉利車機卡頓在行業早就不是秘密。”

車質網等第三方平臺上的用戶投訴信息佐證了上述言論,吉利汽車因為車機問題已經多次登上投訴熱榜,且問題幾乎覆蓋了全系車型。搜狐汽車曾做過統計,車質網上389條關于吉利汽車的投訴中車機相關問題占到了60%。

魅族獲得一次重開的機會,吉利有望補齊車機體驗的短板,收購案的雙贏效應體現在此。

跨界硬剛,得不償失

自己從零開始做起,還是找到合適的目標談合作?無論之于車企還是手機廠商而言,想要涉足對方領域,必定無法繞過這個問題。

像吉利這樣簡單粗暴地使用“鈔能力”,把成熟廠商收歸整編,是代表性思路之一。與此同時,在手機、汽車走得越來越近的趨勢之下,業界還能看到一些其他操作。

比如,一部分企業選擇跨界打法。

“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一年前,雷軍宣布為小米汽車而戰。彼時,他投資的蔚來、小鵬已是中國造車新勢力的頭部玩家,市值百億美金;車企這邊,同樣不乏激進派。蔚來、特斯拉、吉利都曾對跨界做手機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一位業內人士用“頭鐵”這個詞去形容跨界的廠商,“自己追風口一時興起,去挑戰人家賴以生存的專業,往往勝算不大。”

他進一步解讀道,從手機跨界到汽車,雖說現在大家跳過了燃油車,不再拼過去幾十年的技術積累,但是新能源賽道也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彎道超車的。從立項、研發到量產,快的話三到五年的時間,如果這兩年創立品牌,真正量產車上市可能已經到了2025年之后。

拋開轉型到新能源賽道的傳統燃油車品牌,單看新能源市場的原住民,“蔚小理”三者均在2014年-2015年間成立,“整整差了十年”。

十年時間不長也不短,但時間差是客觀存在的。跨界新玩家的第一輛車終于開售,他要面對的競爭對手卻已經過多代迭代,各種車型布局完善,成長為一家成熟車企。

優勢在誰,無需多言。

反過來,車企跨界手機市場也是一樣的道理,車企新創的品牌很難在這個高度集中的市場砸出水花。

數據顯示,手機市場集中度逐年上升。據Coumterpoint統計,2022年第一季度,華為、榮耀、OPPO、vivo、小米、蘋果等主流品牌之外,“Others”之列的生存空間共計為3.8%。

“實際上,車企造手機,根本不是為了賣手機,而是為了賣車。從一開始就不是奔著銷量去的,更沒必要重走手機廠商的路。像吉利這樣,收購一家手機企業,花點錢就能辦好的事,何必去費力不討好。”李密認為,“向手機、汽車等成熟、復雜且專業的市場跨界,大概率是失敗收場。相比百億投入打了水漂,不如通過資本操作精準地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因為車機互聯、智能家居等宏觀需求,業務層面跨界到不擅長的領域與專業玩家硬剛,做得不好還要硬撐,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來看是得不償失。

格力造手機就是如此,在家電智能化、智能家居等行業趨勢下,手機這個中樞產品必不可缺,但不意味著家電廠商必須躬身入局造手機,完全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來提升智能生態體驗。而格力進軍手機市場7年,至今沒有做出一款讓市場認可的產品,可董明珠依舊“倔強”地認為“格力手機不比蘋果差”。

相比之下,吉利的做法就更具性價比。避開了與手機企業的正面交鋒,同時能夠快速見效,借手機行業的技術沉淀改進自家的產品體驗。

“最佳CP”難組

說了那么多,魅族×吉利所代表的手機廠商和車企,好像真的符合“最佳CP”的稱號,聯手共進、大有可為。

也不盡然。

根據前面所講到的信息,魅族和吉利屬于特殊情況。試問,手機市場有幾個像魅族這樣需要靠賣身來自救,且在系統方面優勢顯著的品牌?汽車行業又有誰像吉利這般車機問題突出?

放之一般情況,重投入的跨界作戰,大概率得不償失,這一點已經論證過了;而如果手機品牌與車企選擇合作模式,即便各自發揮所長,其實也很難帶來明顯的增益效果。

因為,二者合作是基于萬物互聯的宏大愿景,可現實中,愿景往往只能停留在愿景層面。

例如吉利與魅族之間聯手打造Flyme For Car的車機系統,大家也僅是寄希望于改善操作卡頓、完善語音交互等更為實際、最基礎的使用問題。并不是說二者結合之后,汽車就能成為科幻電影中的智能座駕,想你所想。

“手機企業,在車機領域表現優秀的當然要數蘋果和華為,蘋果的CarPlay和華為的鴻蒙智能座艙。但是,車機只是一個比較狹窄的說法,整個座艙的智能化是一項挑戰性很大的系統工程,強如蘋果、華為,目前都還在持續改進。”有業內人士如是表示。

而且,要想達到更好的效果,手機廠商和車企之間的合作必須是深度綁定,車企需向手機廠商完整地開放車內硬件的控制權限,才能搭建起一個更加完善的車內系統。

要求能力出眾且生態深度綁定,勾選這兩個篩選條件之后,環顧手機市場,蘋果和華為之外,留給車企的選擇空間其實并不富裕。

站在手機廠商的角度來看,CP的組建也需付出相應的代價。

吉利收購魅族之后,有了新的金主輸血,魅族得以持續經營,可其經營活動卻無形中受到約束。

李書福曾明確表態,“手機業務對于整個吉利汽車工業來講,意義非常深遠。手機更好地發展就能帶動車機的發展,車機協同發展能推進智能座艙水平不斷提升,一切都是為了幫助智能汽車不斷提高競爭力。”

手機業務,歸根結底是為智能汽車服務。

吉利花錢買的是魅族在手機領域積累的技術經驗,如果手機銷量后期能夠有所起色,吉利就額外賺到了一個車機交互入口設備。而如果銷量繼續消沉,那也在意料之中。這種情況下,魅族手機的結局就可想而知了。

錘子科技就是前車之鑒,被字節跳動收購之后,手機產品雖然繼續更新,可已然沒了靈魂,無數“錘粉”的期待落空。當市場沒了反響,手機業務被砍就成了必然。錘子科技并入字節跳動的教育硬件團隊,羅永浩到了抖音當“一哥”。

站在上帝視角,錘子手機的重獲新生,實際上只是短暫續命。甚至還起到了反作用,讓其更加徹底地走向末路。如今,魅族好像也拿到了同樣的劇本。

如此一來,又何談“最佳CP”?

國內目前手機廠商,參與以舊換新的情況

那么國內手機廠商為何熱衷于參與以舊換新業務呢?在我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降低購機門檻,加速老用戶向新機型的過度。目前智能手機滲透率已經接近飽和,中國的新機銷售量每年達到2.5億,穩據世界第一,各個品牌要拓展市場占有率,新用戶的目標已經著手于國外市場,保持品牌老用戶的忠誠度,降低換機更換品牌的概率,也是重要的戰略。通過以舊換新的市場手段,幫助老用戶在換新機的時候降低門檻,少花錢,可以更好的留住老用戶。

第二,促進手機循環利用,為環保做貢獻,體現品牌的社會責任。很多時候我們對閑置手機的處理并不關注,在有些情況下,我們會隨意扔掉已經壞了無法使用的手機,這對環境的危害很大,一塊廢舊手機電池的污染強度是普通干電池的100倍,可污染6萬升水。手機廠商和手機回收機構的合作,能夠有效降低電子產品帶來的環境污染的風險,體現品牌的社會責任,贏得消費者的好感。每年蘋果公司都會發布兩份報告:《2017年環境責任報告》、《蘋果公司社會責任報告》,體現蘋果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方面的貢獻。國內手機品牌雖然銷量上來了,但是品牌厚度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第三,有助于搶占其他品牌用戶。vivo此次以舊換新的服務,回收的手機范圍,不僅僅包括vivo品牌的手機,也包括其他品牌的手機,這個對其他品牌的用戶轉化為vivo品牌的用戶是非常有利的政策。

根據今日頭條出的《今日頭條大數據報告解析手機行業上半年》報告指出了各個品牌的用戶換機流向如下圖:

以舊換新的政策能夠促進其他品牌用戶向vivo轉化

目前國內手機回收平臺中最大的兩家是回收寶和愛回收,都在跑馬圈地,在和手機品牌的合作的競爭上非常激烈。從目前廠商合作情況來看,回收寶更得到大品牌的認可。目前中國前四大國產手機品牌中,只有OPPO還沒有推出以舊換新的服務,相信OPPO也正在看其他廠商的反饋,如果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效果,相信也會跟進。我順手去OPPO的官微下看了下用戶評論,也能夠看到相關需求:

二手手機也一樣,很多國家,例如印度、東南亞、非洲都對中國品牌的手機有很大的需求,未來回收企業將想方設法,拓展自己回收手機的銷售渠道,提升利潤。

國內的回收公司的體量相比于eRC等企業還是比較小的,在未來也許和世界各地的手機回收企業有聯動、合作,將每一臺閑置手機都送到更適合需要他的國家的消費者手中。




1最后文章空三行圖片11.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网综合视频 | 天天看片国产 | 一个人www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3p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亚洲另类 |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 欧美一级美片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午夜视频 | 国产中文久久精品 | 久久黄色网址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五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人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看片 |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 国产丰满眼镜女在线观看 | 成人影视网站 |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 | 成人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视频 | 久草视屏 | 一本久道在线 | 日日艹| 91免费网站 | 91成人精品视频 | 无遮挡羞羞视频 | 日本不卡三级 | 欧美日韩精彩视频 | 黄色免费在线网站 | 美女一级毛片免费不卡视频 |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澳门 | 草草影院地址 | a级国产视频 | 一个人免费观看www视频二 | 欧美人成一本免费观看视频 | 日本免费一二区视频 |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 欧美视频手机在线 | 深夜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