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Tier 1供應商調研:2022Q1乘用車L2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安裝率達到30%以上。
2022Q1,中國乘用車L2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安裝率達到30.1%,同比提高12.7個百分點。其中,L2安裝率上升10個百分點至25.7%;L2.5安裝率上升1.6個百分點至3.43%;L2.9 安裝率微升 0.95 個百分點至 0.96%。
ADAS 的繁榮有利于一級供應商從自動駕駛產品中獲得的收入激增。
2021年,德賽西威智能駕駛產品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95.8%。德賽西威2016年進入自動駕駛領域,主要生產攝像頭、雷達和域控制器。未來仍將專注于感知融合算法和控制策略,并在L3、L4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上進行進一步部署。其域控制器IPU03于2020年4月為小鵬P7量產;2021年9月推出的域控制器IPU04計劃2022年被理想汽車使用;智能計算平臺(ICP)“極光”于2022年4月上市。
東軟睿馳于2004年開始布局自動駕駛。公司致力于自動駕駛核心技術的研發和商業化,涵蓋視覺感知、嵌入式高性能計算、傳感器融合、決策與規劃、車輛控制等自動駕駛系統。
東軟睿馳為乘用車/商用車產品提供技術和解決方案。其自動駕駛產品包括前視智能攝像頭、駕駛員監控系統、域控制器和中央計算平臺。自主研發的汽車基礎軟件平臺NeuSAR實現了軟硬件的有效解耦。端云協同中間件服務的封裝,有助于打通車云協同價值數據通信鏈路,調動云平臺服務,實現車端智能駕駛的持續迭代和更新。
經緯海潤智能駕駛電子收入近三年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00%以上。經緯海潤于2015年開始布局自動駕駛,2017年成立智能駕駛事業部,產品以攝像頭、雷達、域控制器、計算平臺、線控底盤為主導。公司正在努力開發系統軟件技術。
傳統的一級供應商和新興的一級互聯網公司都在部署決策層產品
決策層產品是感知層和執行層之間的橋梁。作為高級自動駕駛的核心產品,它們負責計算、判斷和決策。目前,經緯海潤、德賽西威、東軟睿馳、華為、百度都推出了自己的域控制器和計算平臺。
華為于2013年成立“車聯網事業部”,從車載通訊模組ME909T入手,涉足智能汽車領域。華為自2015年開始研發自動駕駛通信架構,先后推出自動駕駛AI芯片“升騰”、基于升騰的智能駕駛計算平臺MDC、智能駕駛云服務“章魚”、智能駕駛操作系統AOS、激光雷達、4D成像雷達等
華為不斷豐富其計算平臺產品。2018年10月,華為首次推出智能駕駛計算平臺,用于L3自動駕駛的MDC600和用于L4的MDC300。2020年9月,發布了面向L2+的MDC210和面向L3-L4的MDC610。華為正在洽談使用MDC610的車型包括廣汽AION LX、長城沙龍機甲龍、廣汽傳祺。2021年4月,華為發布了支持L4-L5的智能駕駛計算平臺MDC810,首發于北汽ARCFOX?S Huawei Inside(HI)版。2022年Neta TA和GAC Aion的芯片安裝正在協商中。華為還計劃在 2022 年推出 MDC100。
2013年7月成立的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啟動了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開發了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推出自動駕駛云服務、模擬服務、高清地圖等自動駕駛服務產品。2021年,其產品擴展到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和決策產品。2021年4月,其AVP解決方案及相應的計算平臺首次搭載在威馬W6上。
新興的一級公司正在急切地轉換其在產業鏈中的角色。
新興的Tier 1公司(百度、阿里巴巴等)憑借卓越的軟件技術和數據平臺進軍汽車領域。他們正在加速軟件定義汽車的開發,縮短汽車新產品的開發周期。同時,他們也意識到Tier 1市場有限,需要大力轉變產業鏈角色,成為傳統主機廠的合作伙伴,共同造車。比如阿里巴巴和上汽在2020年共同成立了IM Motors;2021年,百度與吉利共同出資極都汽車。
作者:陌世編譯 自 ReportL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