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消費電子市場遇冷引發半導體行業砍單潮,國內射頻芯片龍頭卓勝微二季度業績“暴雷”,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與利潤同時下滑的情況。
7月12日晚,卓勝微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3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27%,實現歸母凈利潤7.13億元-7.64億元,同比下降24.69%-29.72%。
(源自卓勝微業績預告)
對于業績波動較大的原因,卓勝微表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由于受到疫情反復變化和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手機行業的市場需求不景氣,導致公司經營業績有所下滑。
2.公司積極推動芯卓半導體產業化項目的建設, 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儲備力度,從而使得公司研發、經營費用上升。
3.隨著產品銷售結構及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導致整體毛利率有所下降。
上市三年,營收、利潤首次同時下滑
資料顯示,卓勝微專注于射頻領域集成電路的研發和銷售,并借助卓越的科研技術、優質的產品和高效完善的服務,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射頻前端芯片市場的主要競爭者。目前公司已成為國內智能手機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的領先品牌,公司的射頻前端芯片應用于三星、小米、華為、聯想、魅族、TCL等終端廠商的產品。
自2019年上市以來,卓勝微的經營業績表現亮眼,因此被股民冠以白馬股之稱。根據其年財報顯示,2019年——2021年,卓勝微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12億元、27.92億元、46.34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169.98%、84.62%、65.95%;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4.97億元、10.73億元、21.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6.27%、115.78%、99%。
可以看到,近三年來卓勝微營業收入、凈利潤雖然同比增速逐年放緩,但規模基數仍在增大,因此整體看來處在高增長階段。
然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增長趨勢大不如前。根據公司一季度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為13.30億元,同比增長12.43%;實現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59億元、4.62億元,同比下降6.70%、8.86%。
市場預期,卓勝微在二季度業績表現或將有所好轉,卻沒想到如今財報預告公司業績加速下滑。相比于去年二季度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5.22億元、4.87億元的表現,今年二季度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51.34%-41.57%、47.23%-36.96%。近利潤幾乎腰斬,這樣的下滑幅度著實令人吃驚。
5G手機銷量大跌,芯片市場慘遭波及
對于這樣糟糕的業績,卓勝微解釋稱,手機行業市場需求不景氣,經營業績下滑,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力度致費用增加,存貨減值損失增加等,這些因素疊加導致凈利潤下降。
在上文中曾提到,卓勝微專注于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等射頻前端芯片產品研發,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公司客戶包括三星、華為、小米、vivo等絕大部分安卓主流手機廠商客戶。
在近三年來,卓勝微業績規模逐年提升,顯然與5G手機等消費電子市場的火爆行情有關。尤其在2019-2020年,正是5G手機滲透率快速提升的時期,華米OV以及三星等手機廠商相繼推出5G智能手機,競相追逐5G終端市場,卓勝微的業績也隨之水漲船高。
但從2021年起,5G手機的市場滲透率有所放緩。筆者專門在搜索引擎中針對“5G手機”、“5G”等關鍵詞進行了索引發現,2019年初到2021年初是5G技術最受社會關注的時間段。自2021年開始,5G的話題在社會上的熱度雖然較2019年之前更高,但也并不像兩三年前那般火爆。
(源自百度指數搜索“5G手機”、“5G”關鍵詞)
近兩年來,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造成的“缺芯潮”等后續影響,令全球經濟不振、大廠砍單不斷,卓勝微等射頻芯片廠商無疑首當其沖。
5G手機如今是否真的不如以前吃香了?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5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1.08億部,同比下降27.1%;其中5G手機出貨量8620.7萬部,同比下降20.2%,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9.7%。
根據報告,2022年5月,國內手機上市新機型24款,同比下降11.1%,其中5G手機9款,同比下降10.0%,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37.5%;2022年1-5月,上市新機型累計167款,同比下降7.7%,其中5G手機87款,同比下降3.3%,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52.1%。不難發現,業界期待的5G催動手機銷售,已經不像前兩年那般火爆了。
筆者注意到,今年來全球手機市場低迷情況更為嚴重。此前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中國大陸安卓手機廠商已經砍單2.7億部。而來自市場調查公司Cannlys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11億部,同比下降11%。
目前來看,各家手機企業開始出現大規模砍單現象。三星電子預計將手機產量削減3000萬部,從原先規劃的3.1億部,下修到2.8億部;蘋果的iPhone SE系列手機產量也削減了20%。據日經亞洲報道,中國三大手機品牌廠小米、OPPO、vivo已通知供應商,未來幾季將砍單約二成。其中,小米通知供應鏈,將把今年全年原訂2億支銷售目標,調降為1.6億支到1.8億支;OPPO、vivo本季和下季也傳出砍單約兩成,以消化目前通路上累積的過多庫存。正如卓勝微所言,智能手機終端市場的需求下滑,必然波及上游芯片市場。
5G手機為何不“香”了?
此前,5G的話題可以說是火遍大江南北,尤其是國內一眾終端消費電子廠商,恨不得每款產品都將5G功能作為最大賣點之一。但這么一個比4G提高了不少的技術,如今為何不火了?
實際上,并非是5G不火了,而是其能被用在個人消費端的場景越來越少了,從而也導致個人消費者降低了對其的探討和期待。
就拿5G手機和4G手機來說,5G的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Gb/s,但4G時代600m/s的傳輸速率已經可以滿足絕大部分人的需求,顯然那5G這么高的速率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人的邊際需求了。何況現實生活中能有多少需要用到這么高的速率的個人用戶呢。
其次,5G手機需要相應的高性能芯片支撐,而高性能芯片又需要其他的硬件來平衡,比如高功耗、散熱、節能等問題都需要解決,總體而言還是帶高了消費電子產品的成本。總而言之,5G手機雖然前兩年宣傳的熱火朝天,但現在大家也發現了,空有超高速的5G網絡,但沒有高質量的內容來體驗,邊際效用減得太厲害,用4G手機也基本沒差別。再加上自身的硬件功耗高等問題,5G手機自然也就不“香”了。
但5G依然是我國目前重點發展的技術之一。目前真正落地的場景都在哪?此前原工信部部長苗圩提出,“至于5G的應用,我認為是‘二八律’的分布。”苗圩表示,對廣大用戶而言,4G手機夠用了,不光是打電話、發短信,包括上網、看視頻,都是足夠的。5G真正的應用場景,80%應該是用在物與物的通信,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遠程醫療等領域。
比如車聯網,工信部和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已經達成共識,推動車聯網的發展,不僅要關注到車,還要關注到路,車路之間要協同,這時候通信只能靠5G來實現,而這也是我國所特有的制度上的優勢和市場上的優勢;比如遠程醫療,5G將實現遠程監測、遠程診斷等方面的應用。前一階段有些地方也試驗了AI+5G進行遠程心臟手術,取得了成功,這也是一個示范;再比如媒體領域,冬奧會期間,5G﹢8K技術應用到各個比賽場館中。得益于這項技術的應用,觀賽人員只需下載相關APP,便可體驗180度自由視角觀賽,實時觀看比賽的精彩瞬間,冬奧健兒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
總之,未來將會有更多高可靠、低時延和海量的機器連接應用需求要依靠5G,特別是獨立組網的5G來實現,從而最終實現5G改變社會的目標。
芯片廠商該如何應對?
在手機銷量下降行情下,以卓勝微為代表的廣大5G智能手機產業鏈配套企業也不能僅盯著這塊領域。據卓勝微介紹,將密切關注市場變化,逐步推出新的產品并拓展市場應用領域,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據悉,卓勝微持續完善并推出射頻前端新產品,產品類型實現從分立器件向射頻模組的跨越,在sub-3GHz的接收端模組產品市場得到進一步拓展,同時新推出的應用于5GNR頻段的主集收發模組產品L-PAMiF已在品牌客戶實現大批量出貨。
此外,卓勝微也通過對射頻濾波器和射頻功率放大器及相應高端模組產品布局和投資,打造工藝制造能力。據悉,截止2022年第一季度末,公司芯卓半導體項目產業化建設項目已處于工藝通線階段,通過快速調試迭代,已完成首款濾波器晶圓樣片的流片及各項性能指標測試和可靠性驗證。經內部驗證,該產品各項性能指標表現優異,即將進入小規模量產階段。初步產品預計2022年第二季度進入量產階段。
當然,對于原本就在手機領域占有優勢的射頻芯片廠商而言,短期來看手機依然是其專注的領域。根據YoleDevelopment統計,到2025年射頻前端合計市場規模超過250億美元,面對規模如此龐大的手機市場,卓勝微等廠商還需要根據具體產品的發展規劃,通過大規模的持續研發投入不斷升級和開發更具競爭力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