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人工智能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能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門極富挑戰性的科學,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必須懂得計算機知識,心理學和哲學。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廣泛的科學,它由不同的領域組成,如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等,總的說來,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復雜工作。但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對這種“復雜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1] 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選“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2] 2021年9月25日,為促進人工智能健康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發布。
近段時間,鼓勵人工智能發展的利好政策接連發布。繼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之后,8月15日,科技部公布了《關于支持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的通知》,首批支持建設10個示范應用場景,意在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助力穩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西南證券表示,當前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改革正在加速推進,人工智能與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并列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數字化轉型需求的關鍵支撐。政策助推下,產業有望呈現加速發展態勢。
中信證券也分析稱,全球AI產業正進入加速發展階段,疊加二級市場AI產業集群效應的不斷凸顯,AI產業有望成為全球科技領域中最具投資價值的產業賽道之一。
據海比研究院數據研究預測,2022年中國AI企業應用市場規模保持高增長趨勢,總體市場規模達1.87萬億元,2021年至2025年復合增長率達31.5%。
西南證券分析師常瀟雅表示,以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在經歷了萌芽期和期望膨脹期后,已逐步渡過了泡沫破裂的低谷期,伴隨GPT-3等超大訓練模型的出世,AI技術帶來的紅利遠未見頂,未來十年將是“弱人工智能”向“強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階段,AI賽道具備典型的大空間、長賽道特點,有望持續受益。
人工智能相關概念股也成為機構調研焦點。同花順數據顯示,7月以來,共有40只人工智能概念股受到機構調研。其中,包括埃斯頓、海康威視、拓邦股份、凌云光等9家人工智能概念股受到了超過百家機構調研,機器人龍頭埃斯頓以及安防龍頭海康威視的機構調研家數居前。
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加速融合、場景創新應用,成為跑贏AI下半場的關鍵。
自2016年人工智能被寫入“十三五規劃”,AI快速進入大眾視野。在政策與技術的雙重驅動下,呈現高速增長態勢。近期,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統籌推進人工智能場景創新,積極挖掘人工智能在制造、城市管理、智慧鄉村、物流倉儲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并強調要鼓勵企業的主體作用,展現了來自政策面強有力的支持。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也正在與物聯網等新技術加速融合,作為新型基礎設施,推動傳統實體經濟的數智化升級。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超過4000億元。但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AI行業滲透率僅僅4%的現狀。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中國的AI應用正處于密集落地階段的前期。未來幾年,隨著政策驅動、市場高速增長和多技術融合成熟等多因素影響,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和應用效果也將進一步發展與提高。
作為人工智能行業的務實者與領跑者,曠視聚焦物聯網場景,長期踐行AIoT核心戰略,逐步構建起完整的AIoT產品體系及解決方案,并在消費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三大領域大力探索行業場景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曠視在上述領域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應用經驗,為人工智能場景創新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報告指出,人工智能產業正在從感知智能向決策智能邁進,將引領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游戲是決策智能的最佳訓練測試場,在這個進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成都游戲產業發達且擁有游戲AI的全國領先優勢,應搶抓產業變革機遇領跑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報告認為,感知智能幫助人類承擔重復勞動,決策智能幫助人類解決復雜問題,特別適合生物制藥、芯片設計等領域的復雜系統高效求解,最近有多個應用落地。7月,DeepMind公司的AlphaFold破解了幾乎所有已知的蛋白質結構,將顛覆制藥業。此前DeepMind研發出AlphaGo打敗人類圍棋冠軍震驚世界。而英偉達用AI設計電路,面積比最先進EDA少25%,速度更快、更加高效,將掀起一場芯片設計革命。
報告表示,這些人工智能成果的背后都有游戲的助力。國外DeepMind、OpenAI,國內騰訊等公司一直致力在游戲中訓練人工智能。圍棋之后,AI又在麻將、德州撲克等牌類游戲,《星際爭霸》《王者榮耀》等即時戰略游戲中打敗人類職業玩家,獲得長線推演、隨機應變與多智能體協作等決策能力。隨著虛實共生的元宇宙時代到來,AI的決策能力不僅能夠增強游戲娛樂性,也開始在金融、交通、汽車、機器人等實體領域產生應用。
報告強調,當前國內并無一個城市聚焦決策智能賽道制定專項規劃,成都具備研發、算力與場景三大全國領先優勢,有望成為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的領跑者。研發方面,成都70.4%游戲企業都與研發相關,研發占比全國第一。特別是《王者榮耀》來自成都,騰訊基于該游戲訓練“王者絕悟”AI,并打造開悟開放平臺,計劃在成都組建獨立團隊進行升級研發。算力方面,中國只有成都和上海同時擁有超算智算雙中心,且成都算力資源供大于求遠未飽和,富余算力亟待決策智能項目消耗。場景方面,成都在城市治理、城市交通與城市科研三大領域都有適用于決策智能的場景。
報告研判成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實際,提出率先舉旗發聲、發揮鏈主作用、創新應用場景3點建議,助力成都搶抓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機遇。人工智能是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正在從助力社會經濟發展的輔助工具向引領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轉變,誰能抓住這一輪科技產業變革機遇,誰就能在當前城市競爭中勝出。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