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對許多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一個名詞,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它,但很少人知道它的存在。它只是設備中一個非常微小的元器件,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傳感器相當于人的五官,它的工作就是感受“信息”,并將信息轉換為電信號傳輸給設備,從而做出相對應的控制。它的存在讓冰冷的設備有了感受外界信息的能力。比如聲控開關,就是傳感器將“聲音”轉化為電信號,傳輸給電燈,下達“開燈”的指令。
全球產品化的傳感器種類約有2.6萬余種,我國目前擁有約1.4萬多種,被運用在工業、農業、醫療、消費電子、汽車、家電、人工智能等方方面面,其中被運用在家電領域的常規傳感器種類有以下六種:
1、溫濕度傳感器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裝有濕敏和熱敏元件,能夠用來測量溫度和濕度的傳感器裝置。凡是需要對環境的溫度、濕度進行持續監控、達到一定要求的地方都需要溫濕度傳感器,例如醫院病房、冷藏庫等。在家電領域,溫濕度傳感器常用于空調、加濕器、除濕器等家電產品,探測室內溫度與濕度的變化。當室內溫度超過設定的限值時,控制板接收到傳感器的數據信息,會自動開啟空調的制冷功能,為消費者打造恒溫恒濕的室內環境。
2、VOC氣體傳感器
VOC即揮發性有機物,是一種經常發生的空氣污染物,主要來源于墻壁、天花板、地面等建材, 以及乳膠漆、墻紙、絕熱材料、粘合劑等裝飾材料。當VOC在居室空氣里達到一定濃度,會對身體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
VOC氣體傳感器則是檢測室內發揮性有機污染物濃度的傳感器,內置高性能半導體硅基電阻式 TVOC 傳感器芯片,能敏銳感知各類有機揮發性氣體,如乙醇、氨氣、硫化物、苯系蒸汽、煙霧和其它有害氣體,經常被應用在高端智能的空氣凈化器、暖風空調、新風機等設備中,用于監測室內空氣質量,當VOC濃度超標時,及時開啟凈化設備,進行通風除味。
3、CO2傳感器
CO2傳感器是用于檢測空氣中CO2濃度的傳感器,最常見的原理是紅外氣體傳感器(NDIR)和電化學氣體傳感器。目前家電產品中大多數運用的是基于非分散紅外技術NDIR原理的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具有良好的選擇性、無氧氣依賴性、壽命長、性價比高等優點;適用于新風系統、空氣凈化設備、暖通制冷設備等。
4、PM2.5傳感器
PM2.5傳感器是用于檢測空氣中粉塵、顆粒物濃度的傳感器,它是基于激光散射原理被開發設計,當激光照射在空氣中懸浮顆粒物上時,會產生散射光,散射光的強度與其質量濃度成正比。通過測量散射光強度,計算得出顆粒物濃度值。這種原理開發的PM2.5傳感器可以精準測量粒徑范圍為0.3μm的顆粒物,適用于空氣凈化器、新風系統、空調等家電產品。
5、人感傳感器
人感傳感器是智能家居中用得最多的組件之一,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人感傳感器都是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紅外線具有明顯的熱效應,所有物體都會向外輻射與本身溫度相關的紅外線,人體也一樣,當紅外線照射到熱釋電材料上以后,就會導致熱釋電材料產生微弱的電位變化,將此電位變化的信號調理、放大后就能判斷是否有人體移動。
人感傳感器被廣泛地運用在電視機、冰箱、空調、門鈴、浴室鏡等設備中,極大地提升家電產品的智能化、自動化,例如在空調內安裝人感傳感器可以實現“風隨人動”或“避人模式”的功能;在冰箱屏顯處安裝人感傳感器,當人靠近冰箱時,屏顯會自動亮屏,離開時會自動熄屏等。
6、差壓傳感器
是通過其內部的熱傳感器元件來測量設備某部件兩端氣體的壓差,可對空氣、氮氣和氧氣進行精準的測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家電會運用到這種差壓傳感器,例如空調、掃地機器人、微波爐、空氣炸鍋等都需要通過精確測量空氣壓差值,來控制風量、吸力或者熱值。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