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聯合新聞網》報道,美光控告聯電竊取營業秘密案,聯電去年11月與美光達成和解、全球撤案,智慧財產也就是知識產權及商業法院二審判臺灣美光前主管何建廷、王永銘各1年、6月徒刑并宣告緩刑,聯電協理戎樂天無罪及公訴不受理;檢方上訴,臺灣地區最高法院今撤銷3人判決,發回更審。
另聯電部分,二審判賠2000萬元(新臺幣,下同)并宣告緩刑2年,因檢方未上訴而確定。此案肇因于聯電先前協助福建晉華開發DRAM技術,因臺灣美光主管相繼轉任聯電特別成立的專案小組,美光隨即搜證在臺中地方法院及美國司法部提告。臺中地檢署2017年以違反營業秘密法起訴聯電、戎樂天及前美光高階主管;2018年美國司法部再以經濟間諜等罪起訴聯電、福建晉華及戎樂天、陳正坤、何建廷、王永銘等人。
說到晶圓代工企業,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臺積電這個企業。但是聯電也具有雄厚的實力,它和臺積電并稱為臺灣的“晶圓代工雙雄”。調查顯示,聯電在2021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排名第二,市場占有率約為7.8%,僅次于臺積電之后。據悉,去年聯電晶圓代工部分年出貨量達到986萬2千片(折合八英寸晶圓),同比增長10.6%,產能利用率超過100%。
聯電成立于1980年,為中國臺灣第一家半導體公司。集團旗下有5家晶圓代工廠,包括聯電、聯誠、聯瑞、聯嘉以及最新投資的合泰半導體,是全球半導體投資第四大,僅次于英特爾、摩托羅拉及西門子。根據臺灣"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公布的近5年臺灣百大"專利大戶"名單,以申請件數排名,聯電第一、工研院第二、臺積電第三;就取得美國專利件數而言,1993年至1997年所累積的件數,聯電是臺積電的兩倍、臺灣工研院的3倍。身為半導體晶圓專工業界的領導者,聯電提供先進工藝與晶圓制造服務,為IC產業各項主要應用產品生產芯片,并且持續推出尖端工藝技術,聯電的客戶導向解決方案能讓芯片設計公司利用尖端技術的優勢,包括28奈米工藝、混合信號/RFCMOS技術,以及其它多樣的特殊工藝技術。聯電在全球約有超過13,000名員工,在臺灣、日本、新加坡、歐洲及美國均設有服務據點,以滿足全球客戶的需求。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聯電今年前7月合并營收1603.05億元,年增37.75%。據悉,聯電第二季度營收為213.3億元,季增8%,年增79%,毛利率達46.5%,優于原先預期的近45%。
此前消息,聯電已取得英飛凌、恩智浦、德州儀器、微芯科技等車用芯片大廠大單,這些客戶在全球車用芯片市占總和超過三成,近期聯電也在爭取22nm相關車用認證,全力強攻車用市場。由于車用芯片可靠度要大于15年,再加上零缺陷(Zero Defects)的要求,聯電獲得多家大廠新認證,凸顯技術競爭優勢。外資大力推崇車電市場后市,預期車用電子可望扮演新一波利多主流。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以“車用電子全速前進”為題,看好車用電子市場至2025年年均復合成長率達12%,遠高于智能手機和PC/筆電僅3%的水準。
身為全球半導體業界的先驅,聯電領先全球,是第一家導入銅制程產出晶圓、生產12英寸晶圓、產出業界第一個65納米制程芯片的公司,同時也是第一家采用28納米制程技術產出芯片的公司。聯電的尖端晶圓制造技術協助客戶產出速度更快、效能更強的芯片,滿足今日應用產品的需要。聯電的尖端技術包括高介電系數/金屬閘極、低電介值、浸潤式微影術與混合信號/RFCMOS技術等。聯電是臺灣第一家提供晶圓制造服務的公司,也是臺灣第一家上市的半導體公司(1985年)。聯電以策略創新見長,首創員工分紅入股制度,此制度已被公認為引領臺灣電子產業快速成功發展的主因。聯電同時也通過MyUMC在線服務,使客戶可在線取得完整的供應鏈信息,此服務于1998年上線,亦為業界首創。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