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介化的社會語境下,數字技術幾乎已經成為整個社會底層邏輯中的重要拼圖。身處這一時代,我們很難繞開數字化去談產業升級。盡管醫療行業更為嚴謹,相較于其他行業而言數字化水平相對滯后,但在帶量采購、DRG、DIP、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等一系列新政,以及智慧醫療產業結構調整與各方價值博弈下,數字化于醫療已如手機于互聯網人,成為每一個醫療產業參與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理解醫療數字化轉型內在邏輯及其最終目的所在,對于解決當下醫療數字化轉型“卡脖子”難題,以及找到數字化技術助推下產業發展的方向尤為關鍵。
醫療健康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而醫療的數字化是其基本形態,數字化醫療優化了病人就診流程、提高了診斷準確率、完善了病人病例信息、實現了醫療專家的資源共享。以上這些功能的實現都需要互聯網這雙翅膀,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智慧醫療變為可能。“數字醫療”和“智慧醫療”無論哪種提法,其實質就是互聯網+醫療健康。
醫療體系數字化建設著眼于醫療系統內部效率的提升,逐步進入智慧醫療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發達國家的模式趨同,其最主要的特點是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推進,傳統的醫療模式發生了轉變。最典型的是美國,跨國公司成為推動數字化醫療建設的主力,從相對簡單的公共服務醫療信息的互聯互通,到數據集成、利用醫療數據優化改進醫療流程管理,進而實現醫療過程的全鏈條優化。
以政策、經濟、技術為核心力量的推動下,如今大健康生態中發展模式、產業元素等相較過去而言已更為多元。但隨著行業發展逐漸成熟,過去產業通過單點創新、逐個突破對醫療行業進行升級重構的“分布式創新”形式,正向以融合、協同發展為主的“集成式創新”上轉變。
當前,以高速、高效、安全為特征的數字醫療,打破了時空的限制,進一步推動了醫療資源的下沉,增強衛生健康服務的可及性,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轉變,提供了現實可行的路徑。過去互聯網被用來進行預約、掛號等外圍服務,其實還有大量醫療內部業務需要互聯網化。比如在建立電子就診卡,處方藥品配送、出院后隨訪、健康管理、康復護理等醫院信息化建設方面,互聯網化還大有可為。
數字化是近年來各個行業的發展關鍵詞,數字化對醫療健康的影響也體現在方方面面。例如 “智慧醫院”的概念正在逐漸走入大眾視野。數字化醫療是基于5G信息結合工業電腦一體機,通過信息數據化傳輸和數量,實現與醫療場景結合和遠程醫療,從而高效的提升治療效率、提高治療安全保障、合理有效的分配醫療資源、降低治療成本。
事實上,在如今的醫療數字化進程中,行業的發力點已由過去的以機構為核心轉向以患者為核心。伴隨市場變化及政策引導,產業鏈上、中、下游原有規則都已被打破。技術助推下,企業鏈接患者路徑逐漸縮短,個性化醫療、精準醫療興起,以患者為核心的發展思路漸為明晰。各醫療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創新產品和先進健康管理服務彼此分享和整合不夠。部分醫療機構有大量專科領域的尖端技術和人才,通過遠程醫療,可以實現有限資源或者優質資源的時空配置,提高醫療水平,降低醫療成本,讓稀缺醫療資源產生更高的效率。
數字化轉型的三個步驟,分別是:信息化的建設、數據交換、數據智能。智慧醫院的建設也是基于這些步驟,但智慧醫院在具體建設的方面則又主要包括智慧服務、智慧醫療、智慧管理這三個方面。能夠全面推動數字化智慧醫院建設的主要驅動力則分為技術與宏觀政策。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