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系列用于解決物的信息識別、交換、控制等技術的集合應用形成的網絡。當連接從互聯網時代的人與人走向萬物互聯,萬物的數字化、智能化依賴物聯網技術。因此,物聯網是指利用各類信息識別設備(二維碼、RFID、傳感器、GPS、激光掃描等),把任何物品通過有線或無線傳輸協議相連接,進行信息交互,以實現識別、定位、監控、控制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物聯網已成為數字經濟新型基礎設施。通過物聯網將過去大量無法聯網的設備相互連接,產生的結構化數據與應用是產業數字化的重要推手,基于此物聯網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
物聯網市場規模
我國人口規模巨大,產業結構完備,經濟發展正處在產業轉型與消費升級階段,因此不管在生產領域還是消費領域,都形成了對物聯網的強勁需求。豐富且復雜的物聯網應用場景,結合快速發展的互聯網科技行業,使中國的物聯網生態快速迭代發展,物聯網數字化轉型提速,產業物聯網將引領未來增長。2019年中國物聯網連接量達到55億個,同比增速高達75.6%。預計到2023年,我國物聯網連接數將增長至接近150億個,隨著數據化轉型進程的加速,各行各業對物聯網的需求將增加,產業物聯網設備連接數所占比例也將迎來拉升。
物聯網的廣大應用場景了:
在智慧城市項目中,主要是以小包業務為主,其對設備移動性、能耗及數據時延均不敏感,對數據可靠性要求較高,而對于定位功能,根據應用場景不同會有不同需求。基于此,NB-IoT網絡完成如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環境監控、智能停車等方面的應用。
(1)智能交通:如電子監控、高清卡口、交通監控、交通數據采集、交通信號燈控制這些場景需要實時大流量數據的支撐,并不適合NB-IoT的技術特點,因而在智能交通方面的應用主要是交通誘導功能,即以電子警示屏幕的方式,向行駛車輛發布道路車況信息,方便其選擇較為合適的路線完成行駛。
(2)公共安全:如智能垃圾桶,設備以太陽能充電為能源,實時監控垃圾箱是否裝滿,適合用于景區、商圈等人口密集場所,有利于環衛作業。在如城市路燈控制,下發路燈配置信息,上報故障告警信息等。
(3)環境監控:需要高速率的小包業務傳播,且對定位信息有強烈需求,實現風速、風向、溫度、濕度、雨量、雨強、土壤溫度等信息的實時監測,為戶外作業工作提供科學數據支撐。
(4)智能停車:監測車位是否有車,將車位信息上報到平臺,通過引導屏和終端對駕駛員進行引導停車。
我們要需要注意,在物聯網定義中的“巨大”和“網絡”兩個關鍵詞,作為物聯網產業鏈中的M2M行業,如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金融、移動POS終端、供應鏈自動化、工業自動化、智能建筑、消防、公共安全、環境保護、氣象、數字化醫療、遙感勘測、軍事、空間探索、農業、林業、水務、煤礦、石化等領域。只有當M2M規模化,普及化,并彼此之間通過網絡來實現智能的融合和通信,才能形成真正的“物聯網”。所以良好的網絡通信技術對上述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因此,具有工業化標準的集成型網絡設備成為企業物聯網業務發展的重要需求,而作為專為特殊環境設計的網關設備,工業路由交換一體機可以滿足在惡劣的溫度、濕度、電磁干擾等環境下的網絡通信需求。工業路由交換一體機是集路由、交換、安全和采集功能于一體的新一代工業網關路由設備,具有強大的行業應用擴展能力。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