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人工智能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能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門極富挑戰性的科學,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必須懂得計算機知識,心理學和哲學。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廣泛的科學,它由不同的領域組成,如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等,總的說來,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復雜工作。但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對這種“復雜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選“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2021年9月25日,為促進人工智能健康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發布。
北京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雙發動機”作用凸顯。記者昨天獲悉,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相關產值規模預計約2270億元,同比增長9.7%;今年一季度,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累計完成工業產值715.7億元,同比增長7.2%。在曠視科技的“智世界”展廳里,物流機器人往來穿梭。系統下達貨物訂單后,機械臂分揀、機器人自主導航送貨等過程全部自動化完成,無需人工干預。曠視軟硬一體化的3A智慧物流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在國藥廣州、浙江新和成等大型企業的生產車間落地應用。
除了應用在生產車間,曠視的人工智能技術已在諸多領域發揮效用:在工地,會對工人未戴安全帽進入工區的危險行為進行提示;在城市管理中,可實時識別區域內的煙氣、明火情況并預警;在加油站,可第一時間發現司機或乘客抽煙等危險行為。“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深入融合,讓物理世界變得更美好。”曠視總裁付英波介紹,公司聚焦消費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三大業務賽道,打造了軟硬結合AIoT產品體系,全面助力工業生產、城市生活的高效和安全。
據悉,今年中關村論壇期間,曠視的算法生產平臺AIS、智能托盤四向車系統、城市運營中心IOC等創新成果與技術產品將在論壇展覽展示板塊的前沿技術展區亮相。
過去,醫生要判斷一位患者是否患有阻塞性冠心病,究竟應該做心臟支架、搭橋手術還是更適合進行藥物保守治療,往往需對患者進行冠脈造影檢查來術前確定。接受冠脈造影檢查時,患者需要進入導管室,從患者橈動脈穿刺插入各種器械到心臟冠脈。這項檢查存在一定風險,且成本高昂,一臺冠脈造影手術至少需要花費5000元,對復雜病變的檢查費用更高達15000元。而現在,在安貞醫院,該項檢查僅通過CT影像就能輔助醫生做出相應判斷,患者也只需為這項檢查花費不到2000元。這背后,是來自北京的人工智能醫療高科技企業——科亞醫療的技術支撐。
據了解,科亞醫療研發的“深脈分數DVFFR”是全球首款采用深度學習技術進行冠狀動脈生理功能評估的產品。其利用冠狀動脈計算機斷層掃描造影影像進行的數值分析,能夠快速評估冠脈狹窄是否會導致心肌缺血,從而輔助醫生進行下一步診療。2020年1月,“深脈分數DVFFR”取得了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首張人工智能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
“這項技術在安貞醫院已經服務了4254名患者,共有1000余人次避免了冠脈造影檢查,為患者節省醫療費用約2000萬元。更重要的是讓患者避免了因有創檢查帶來的痛苦和潛在風險。”科亞醫療董事長王立偉說。截至目前,科亞醫療已與全國大型綜合醫院共建“深脈人工智能診斷中心”1100余家。
北京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雙發動機”作用凸顯。記者9日獲悉,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相關產值規模預計約2270億元,同比增長9.7%;今年一季度,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累計完成工業產值715.7億元,同比增長7.2%。
在曠視科技的“智世界”展廳里,物流機器人往來穿梭。系統下達貨物訂單后,機械臂分揀、機器人自主導航送貨等過程全部自動化完成,無需人工干預。曠視軟硬一體化的3A智慧物流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在國藥廣州、浙江新和成等大型企業的生產車間落地應用。
除了應用在生產車間,曠視的人工智能技術已在諸多領域發揮效用:在工地,會對工人未戴安全帽進入工區的危險行為進行提示;在城市管理中,可實時識別區域內的煙氣、明火情況并預警;在加油站,可第一時間發現司機或乘客抽煙等危險行為。
“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深入融合,讓物理世界變得更美好。”曠視總裁付英波介紹,公司聚焦消費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三大業務賽道,打造了軟硬結合AIoT產品體系,全面助力工業生產、城市生活的高效和安全。
據悉,今年中關村論壇期間,曠視的算法生產平臺AIS、智能托盤四向車系統、城市運營中心IOC等創新成果與技術產品將在論壇展覽展示板塊的前沿技術展區亮相。
過去,醫生要判斷一位患者是否患有阻塞性冠心病,究竟應該做心臟支架、搭橋手術還是更適合進行藥物保守治療,往往需對患者進行冠脈造影檢查來術前確定。接受冠脈造影檢查時,患者需要進入導管室,從患者橈動脈穿刺插入各種器械到心臟冠脈。這項檢查存在一定風險,且成本高昂,一臺冠脈造影手術至少需要花費5000元,對復雜病變的檢查費用更高達15000元。而現在,在安貞醫院,該項檢查僅通過CT影像就能輔助醫生做出相應判斷,患者也只需為這項檢查花費不到2000元。這背后,是來自北京的人工智能醫療高科技企業——科亞醫療的技術支撐。
據了解,科亞醫療研發的“深脈分數DVFFR”是全球首款采用深度學習技術進行冠狀動脈生理功能評估的產品。其利用冠狀動脈計算機斷層掃描造影影像進行的數值分析,能夠快速評估冠脈狹窄是否會導致心肌缺血,從而輔助醫生進行下一步診療。2020年1月,“深脈分數DVFFR”取得了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首張人工智能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
“這項技術在安貞醫院已經服務了4254名患者,共有1000余人次避免了冠脈造影檢查,為患者節省醫療費用約2000萬元。更重要的是讓患者避免了因有創檢查帶來的痛苦和潛在風險。”科亞醫療董事長王立偉說。截至目前,科亞醫療已與全國大型綜合醫院共建“深脈人工智能診斷中心”1100余家。
據悉,作為北京醫療人工智能企業代表,科亞醫療的深脈分數、深脈靈析等AI臨床精準診療創新應用方案將在中關村論壇期間向大眾展示。
北京作為首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已形成基本完整的產業鏈條,正在快速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生態體系,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數量、AI學者數量、論文發表和專利申請量、AI相關企業數量、AI領域融資總額及融資事件數量等多項發展指標全國領先。
整體來看,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逐漸成為首都新的經濟增長點。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年人工智能產值規模將達2070億元,同比增長11%;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相關產值規模預計約2270億元,同比增長9.7%。
北京建設了首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數量領跑全國;人工智能領域學者數量超4000人,占全國的28%。北京人工智能領域核心技術人才超4萬人,占全國的60%,AI學者數量、AI產業人才、創業人才等多維度均為全國第一,AI專利申請量全國第一;北京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超過1600家,占國內人工智能企業總量的28%,居全國首位。
此外,北京人工智能領域投資持續保持全國領先。2021年全年,北京人工智能融資事件359起,同比增長25%;融資總額1577億元,同比增長48%,創歷史新高,繼續位居全國之首。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