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作為2022服貿會七場高峰論壇之一的“跨國公司視角下的服務貿易便利化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高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技術許可業務中國區總經理錢堃應邀參加論壇,并帶來主題為《數字技術開啟服務貿易新空間》的演講。錢堃從高通兼具跨國公司和數字無線科技創新企業的獨特視角,分析5G將給服務貿易帶來的深遠影響。并分享高通與中國合作伙伴,融合5G與數字化服務,所取得的成果與實踐。
隨著5G等數字技術不斷推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業的新業態也不斷涌現。在演講中錢堃分享了三個高通結合5G、數字化服務的案例。第一個是釘釘F2視頻會議一體機,基于高通高性能物聯網芯片打造,實現高速率、全方位的音頻捕捉的一體化會議體驗。第二個是智能眼鏡產品——Vuzix M400 AR Glass,由高通、中科創達的合資公司創通聯達、增強現實即AR領域領先企業Vuzix聯手,基于高通驍龍XR平臺打造,可以接入ZOOM等主流會議系統。第三個是今年7月,中赫集團、中國移動和高通公司聯合打造的“工體元宇宙”,用“5G+XR”技術,實現5G無界XR賽事體驗方案,為用戶帶來眾多創新體驗,如全景自由賽事直播、沉浸式XR觀賽等。
曾經口號“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不難看出5G的商用價值。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30年,5G將帶動6.3萬億元的總產出、2.9萬億元的GDP和800萬個就業機會;在間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10.6萬億元的總產出、3.6萬億元的GDP和1150萬個就業機會。
基于領先技術的支持,加上全球最大的用戶規模、巨大的4G網絡、豐富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等明顯優勢,我國5G商用牌照的發放可謂水到渠成。2019年6月6日,我國正式發布5G商用牌照。然而,兩年之后的今天,我們作為普通人似乎也并沒有享受到1秒鐘下載1G電影的高速度,也有人開始懷疑5G只是在炒概念。
5G目前還沒有大規模普及,從技術層面來講,一個通信技術從誕生到成熟通常要5-10年的周期,而且相關的配套設備也還沒完全成熟。比如,5G基站的耗電量超大,5G每基站的能耗約為4G的2—3倍左右,總能耗可能是4G的4—9倍左右。為了確保5G基站的供電,甚至不得不重新建設供電線路,三大運營商都因為5G基站耗電量過大而不得不在空閑時段關閉,這在以往的2G、3G、4G技術上都未曾出現過。
5G芯片的技術成熟度不足,2019年商用5G的時候手機芯片普遍需要外掛5G基帶芯片,本來5G手機芯片的功耗就高,5G基帶芯片還要外掛導致手機的耗電量進一步加大,手機的續航普遍受到影響,為了確保續航5G手機的電池容量普遍超過4000mAh,然而,即使如此5G手機的續航依然差強人意,以致于一家手機企業的技術人員直接建議用戶關閉5G功能以獲得更佳的續航力。
為加速中國5G物聯網生態建設,早在去年,高通就攜手中國移動、廣和通、高新興物聯、美格智能、有方科技、移遠通信、芯訊通、創通聯達等20余家領軍企業聯合共同發起了“5G物聯網創新計劃”,致力于將最新的5G技術擴展至更多物聯網細分領域,并推動了一批5G物聯網終端的商用落地,為5G的規模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5G污水處理系統改善生態環境
建設是基礎,運維是關鍵,長效是根本。為改善河流生態環境,提升農村居住質量,山東日照嵐山區政府借助中國移動日照公司5G+、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建成一套適合嵐山區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這套系統包含“一個中心,三個終端”,即“數據中心、管控平臺端、工作端、村管端”,由此組成一套綜合運維管理系統,助力解決生活污水直排問題,有效改善村莊流域環境。
在接入綜合運維管理系統的嵐山區內,隨處可見安裝車載監控、定位系統及防傾倒設備的作業車輛,先進的數據采集策略及運行監控機制,可對設備進行遠程監控,實現車輛定位、軌跡跟蹤查詢,確保情況實時更新。區內污水池安裝液位傳感器,實時監控污水池液位高度,達到預警值,以便及時派單處理。如遇污水處理設施日常報修,村民可以通過App進行上報,系統會進行派單,運維人員完成維修后拍照結單,實現“一鍵報修”,成功打造科學、高效的閉環系統。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