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十年必定是新能源汽車爆發期,近五年來我們可以看到新能源產業鏈不斷完善,充電設施的普及,建立全球最大規模的網絡布局,促使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取得了一個新的成績,和燃油車對比有著顯著優勢。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廣闊,除了要在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安全水平上實現全面提升,后期維保服務和保障更不能“掉鏈子”。
鼓勵國內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等企業重組合并,充分發揮各企業優勢,在技術、品牌、市場、人才等方面實現強強聯合、資源共享,著力拉長產業鏈條,避免同質競爭,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把握“一帶一路”倡議上的商業契機、與沿線國家加強合作、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份額,努力打造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新優勢。
國家政策已經出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比達到20%,從今年的市場來看,今年應該會超過200萬輛。按照如果假定今年的速度能夠有一段時間,是不是不用到2025年占比就可以達到20%。肖總介紹滲透率達到10%,但是最近幾個月實際上已經超過16%。20%大家看到,現在只按照這幾個月速度就是16%了,因為芯片工業等等問題很多廠的生產不正常,所以這幾個月不能代表未來,但是趨勢是這樣,所以我們判斷,20%占比可能會提前達到。所以國家基于這個情況又提出了新的概念,就是希望到2025年的時候我們看到不是20%的量,更希望看到20%的質量。所以中國現在在新能源領域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叫做高質量發展的新能源,這個在主導未來幾年的新能源發展方向。
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技術與產品創新、節能減排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等方面展開交流,重點圍繞城市智慧交通、城市交通治堵、新能源汽車發展等方面進行探討,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發展建言獻策。重視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培育發展,近年來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投產達產,加快新能源汽車電池等汽車產業鏈核心關鍵零部件研發。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先發優勢,當前國際汽車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美歐國家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支持力度,新能源汽車進入了產業生態競爭新時期,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臨新形勢、新挑戰。同時,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與新能源汽車有機結合,推動汽車從單純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轉變,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的相互融合給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高質量發展將會成為未來幾年一個主基調,就是新能源發展。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有些地區像小型電動車可能不給你上牌,現在國家通過牌照優惠、稅收優惠、補貼手段,如果僅僅是做一些低端或者說質量沒有保障的產品,安全得不到進步,那么國家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會在這些領域做出一些政策上的引導。
在實現汽車制造突破的同時,智能化是行業對新能源汽車提出的又一個要求。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整車涉及通信、硬件、半導體、互聯網、自動化技術、人工智能等多個產業,其中,網絡科技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寵兒。在加速推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一起堅持創新驅動,夯實產業基礎,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打破行業壁壘,贏得發展先機;充分發揮體制制度優勢、市場規模優勢,保持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第一方陣”。引起全球資本,刺激到新能源的發展,很多新勢力的加入,就是得益于資本的驅動。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