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信通院開展2022年工業互聯網安全人才崗位能力評價認證工作
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深度行活動的通知》關于“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教育培訓,打造地方工業互聯網安全人才體系”的工作部署,推動各地方、各行業培養認定一批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技能人才,建設全國工業互聯網安全人才庫,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現面向全國范圍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人才崗位能力評價認證工作。
2.江西網安部門嚴打涉網犯罪 偵辦案件1523起
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江西公安網安部門持續出重拳、破大案、除團伙,嚴打涉網違法犯罪活動,全面整治網絡亂象,共偵辦涉網案件152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72人,其案件包括有償刪帖、幫信跑分、網絡招嫖、刷量控評等。下一步,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將繼續強化責任擔當,重拳嚴打網絡犯罪,嚴肅整治網絡亂象,全力保衛網絡安全。
3.俄羅斯擬制定單獨的NFT監管政策
據Vedomosti報道 ,俄羅斯戰略研究中心(CSR)提議對不可替代代幣(NFT)和確保代幣化產權轉移的同步性和一致性以及其在區塊鏈中的會計記錄的人進行單獨監管 。CSR指出,NFT概念的輪廓及其法律制度仍不清楚。因此,首先有必要修改民法典關于數字權利的條款,并在其中指出數字權利的概念可以涵蓋法律未規定的代幣。對于代幣化物權的單獨監管,CSR建議作為選項之一,引入功能類似于托管代理的代理。這樣的代理可以監控代幣化事物的安全性,從而確保區塊鏈中的變化與物權轉移的同一。
4.美國:擬出臺國家網絡安全勞動力和教育戰略
據外媒報道,國家網絡總監Chris Inglis的團隊正在制定一項計劃,以解決網絡安全專業人員的短缺問題,并推動更廣泛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教育。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支持的項目CyberSeek的最新估計,網絡安全職位空缺數量超過714000個。目前,國家網絡主管辦公室正在著手制定國家網絡勞動力和教育戰略。
5.美FCC官員表示收集用戶數據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據外媒消息,在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關于商業監控的聽證會上,美國前駐OECD大使兼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執行董事Karen Kornbluh敦促監管機構采取更強有力的數據隱私措施來保護消費者。Kornbluh表示,企業的數據收集和存儲做法有助于外國網絡間諜。其數據可以被用于間諜活動、選民操縱和勒索軟件攻擊,以及人肉搜索和現實生活中的騷擾。
6.研究發現:越來越多的勒索軟件采用間歇性加密
據SentinelOne稱,為提高成功率,攻擊者越來越多地在其勒索軟件攻擊中轉向一種新的加密方法“間歇性加密”。自 LockBit 以來,SentinelOne 已經確定了數個采用間歇性加密的勒索軟件,包括 Qyick、Agenda、BlackCat (ALPHV)、Play 和 Black Basta。SentinelOne 警告稱:“我們估計更多勒索軟件系列將繼續采用間歇性加密。”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