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移動互聯網行業迎來爆發式發展,但同時也帶來個人信息和數據泄露問題等。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對外透露,我國連續組織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活動,累計通報、下架違法違規APP近3000款。這足以說明加強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推動合規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奇安盤古隱私安全負責人趙帥表示,新《規定》的發布,對于進一步依法監管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促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尤其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相較于之前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新《規定》在三個層面具有更全面的細化落地規定。
首先,新《規定》對責任義務的劃分更加明確。新《規定》對應用程序提供者(開發者)、應用程序分發平臺(應用商店)、監管單位等做了清晰的身份劃定,以及明確了各自的責任和義務。
其次,新《規定》監管約束的范圍更加廣泛。過去提到移動互聯網監管,主要聚焦于App和應用商店。而新《規定》明確指出:本規定所稱應用程序分發服務,是指通過互聯網提供應用程序發布、下載、動態加載等服務的活動,包括應用商店、快應用中心、互聯網小程序平臺、瀏覽器插件平臺等類型。
最后,新《規定》強調了將技術和管理結合,實現雙管齊下。新《規定》“第十一條”指出,應用程序提供者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應當履行數據安全保護義務,建立健全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采取保障數據安全相關技術措施和其他安全措施,加強風險監測,不得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利益,不得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第二十條”指出,應用程序分發平臺應當加強對在架應用程序的日常管理,存在數據安全風險隱患、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等的,不得為其提供服務。可見,只有管理機制和技術手段相輔相成,才能為移動互聯網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提供全面的合規保障。
趙帥認為,新《規定》將進一步加快企業機構在數據安全和隱私合規方面的緊迫性。在這個過程中,除了企業和監管單位的努力之外,還需要更多網絡安全公司的參與和支持。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