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子元件 > 業界動態 > 突圍“卡脖子”難題,國產芯片必經此三階段!

突圍“卡脖子”難題,國產芯片必經此三階段!

2022-11-25
來源:是說芯語

  作為高科技產業的核心,芯片產業日漸成為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砝碼,隨著中國芯片產業的快速發展,逐步在全球芯片產業鏈上占據重要位置,卻開始受到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限制。

  眾所周知,芯片目前主要被美國壟斷市場,占據全球50%的份額。國內芯片業雖持續蓬勃發展,但在高端芯片制造領域仍處于劣勢位置,同時國內芯片產業高度依賴外部市場,在技術受限的情況下,被美國“卡脖子”的困境更為凸顯。

  有人可能不太清楚,我們被“卡脖子”的芯片有哪些?例如常用的電腦核心芯片、高端手機核心芯片、視頻系統中顯示驅動芯片、數字信號處理設備芯片,以及可編程邏輯設備核心芯片等,都是我們目前還造不出來的高端芯片,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近年來我國芯片的進口量一直“領跑”全球。數據顯示,2022年前10個月我國芯片進口數量為4580.2億個,支付的金額為23107.8億元,購買芯片的金額占比我國進口商品總金額的15.5%,超過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大宗商品,占據首要位置。

  極大的需求量和極低的自供給量,自然會導致“卡脖子”問題。而由于我們對外部市場的高依存度及短期內難以突破的技術壁壘,被“卡脖子”時尤為被動。我們知道,國內芯片常遭美國“卡脖子”的技術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制程工藝;二是裝備/材料;三是設計IP核/EDA工具。今天我們著重談談制程工藝。

  01 芯片“卡脖子”的3個階段

  工藝是指芯片制造工藝,這一塊是與芯片生產企業本身的技術相關。芯片制程直接影響芯片組的性能優劣、電源效率和體積,一般以28nm為分水嶺,區分先進制程成熟制程,前者多用于對計算性能要求更高的領域,后者用于成本較高的場景。

  雖然兩種制程都很重要,但更先進的制程代表的是廠商的硬實力。比如臺積電、三星達到了5nm,甚至開始量產3nm,而格芯、英特爾、聯電等只達到10nm,這就是技術差距,這一塊很重要,也是“卡脖子”的技術之一。目前國產技術在14nm,還沒有達到10nm或更先進的制程。

  從制程工藝來看,我們可以把芯片“卡脖子”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能用」,對應135nm-28nm,為溫飽水平;第二階段是「夠用」,對應14nm-7nm含chiplet,能達到這一制程區間,可以說是小康水平;第三階段是「好用」,對應7-2nm的尖端工藝,屬于發達水平。

  如果我們不被美國限制,在全球產業鏈分工合作的背景下,國內芯片可以通過借用其他國家的技術、設備等達到「發達」水平,比如采用臺積電的5nm代工的“自研芯片”。但實際上,臺積電工廠的設備(含EUV)75%來自于美國。此前我們發布的《實現光刻機的國產替代,沒那么急》一文中談到國產芯片被“卡脖子”的另一重要環節——半導體設備光刻機,EUV光刻機是5nm及更先進制程芯片制造的剛需,但由于受到美國禁令等因素影響,目前國內尚未買到。

  所以簡而言之,我們被“卡脖子”主要是被美國卡,就目前的趨勢,凡涉及美國技術而我們沒有掌握的都可能被卡。今年以來,美方宣布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其中最嚴格的芯片“制裁令”,涉及到16/14nm以下先進制程的高性能計算(邏輯)芯片,其目的即想把中國卡在溫飽的「能用」水平,意圖限制我國云計算與數據中心、自動駕駛、5G、人工智能等應用領域的發展。


  02 芯片制程的3個分水嶺

  前面我們提到,芯片制程通常以28nm為分水嶺,往前為先進制程,往后是成熟制程。對應上文所說芯片“卡脖子”的三個階段,可細分為3個分水嶺:

  我們可以認為28nm是「能用」的分水嶺,對應所有家電、消費電子、3G手機、電動車(不含智能化)、光伏逆變器等。

  28nm作為成熟的工藝節點,自臺積電率先推出市場距今已有十余年,持續在市場發熱。各大晶圓廠在28nm工藝節點上做了很多的特色工藝開發,使得28nm節點能滿足更多產品需求,在全球市場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2021年全球28nm芯片市場為313億美元,預計至2027年將增長至449億美元。

  中芯國際是國內首個能夠量產28nm工藝的企業,可以說在短期內,28nm制程將是國產芯片的主戰場,實現這一制程的芯片自由也是當下要務之一。

  14nm是「夠用」的分水嶺,對應4G手機、PC機、普通服務器、L2的智能電車、低端人工智能。

  從量產時間點上來看,14nm芯片誕生于2014年,最早由英特爾實現生產,當時臺積電和三星還處于20nm階段。到2017年,臺積電和三星先后攻克了10nm,而這時英特爾依舊是14nm,自此開始臺積電、三星就走在了英特爾前面。

  可以說在2017年之前,14nm就是最高端的芯片制程,雖然如今已經5年過去了,但是14nm芯片生產線在目前半導體中仍非常關鍵,14nm及以上制程基本能滿足目前70%半導體制造工藝需求。

  國內在這一制程階段,今年9月份消息,上海經信委主任正式對外宣布,14nm國產芯片已經實現了大規模量產,意味著我們的芯片正在從「能用」邁向「夠用」。

  5nm是「好用」的分水嶺:對應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L4高階自動駕駛、智能手機等。

  事實上,5nm及以下先進制程領域,目前僅有臺積電和三星兩個玩家,近乎雙寡頭格局。今年第三季度,臺積電7nm以上先進工藝占比達到54%,5nm首次超過7nm,貢獻了最大的收入(28%),其次是7nm產線(26%)。

  5nm及以下制程對國產芯片而言是最有距離的,盡管目前其市占率不高,但就發展趨勢而言,高端芯片的需求或將長期持續,智能設備、自動駕駛、AI等市場方興未艾,從大廠的火熱需求即可看出,如高通、AMD對4nm/5nm的需求爆棚,追求卓越的蘋果則對3nm/2nm熱度不減。

  在芯片制程工藝上,我國半導體未來一段時間內將處于「溫飽」和「小康」的過渡階段,即從28nm量產走向14nm量產。

  03 突破“卡脖子”的3個階段

  但就目前而言,國內產能遠遠不夠,還需加大投入。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對比:

  臺積電2021年資本開支約300億美元,2022年三季度其下調資本支出后為360億美元(原計劃440億美元);三星電子2021年資本開支為337億美元,2022年預計為379億美元;英特爾2021年資本開支達到179億美元,2022年預計達到280億美元。

  中芯國際2021年資本開支45億美元,預計2022年資本開支達到50億美元。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國內芯片擴產增投仍需持續。

  所以我們在制程工藝上突破“卡脖子”也得經歷三個階段:

  一是突破「能用」,圍繞135~28nm建立產能,能夠覆蓋除智能手機和人工智能等大多數行業的大部分需求,這一塊的國內市場也是非常大的;

  二是突破「夠用」,在14~7nm制程上基于Chiplet建立產能,能覆蓋低階智能手機和人工智能產業,主攻成熟工藝的同時不斷向先進制程邁近;

  三即突破「好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受制于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國內芯片在尖端工藝的突破上將道阻且長,但我們仍秉持信心。

  總  結

  當前,外部環境錯綜復雜,美國多次挑起斷供風波,導致“卡脖子”問題凸顯。

  國產芯片實現重大突破是所有人翹首以盼的,其中的艱難也是可以預見的,但相信隨著國內擴大產能,加大投入,人才日益完備,實現芯片產業關鍵環節的自主可控,形成新的替代技術軌道,將指日可待。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 色免费网站| free女厕所vedio中国 | 天天射天天操天天 | 成人网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视频综合 | 黄色录像一级毛片 |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丁香婷婷综合五月综合色啪 |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99色播|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 手机看片日韩国产 |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天天弄 | 性欧美videos粗暴 | 操日韩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 | 欧美精品手机在线 | 五月天婷婷视频 | www.一区二区 |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 久久综合色区 | 丁香六月 久久久 | 福利片中文 |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 久久合 | 一级黄色免费网站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 成人18免费观看的动漫 | 亚洲夜|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 | 欧美91精品久久久久网免费 | 在线日本人观看成本人视频 | 亚洲阿v天堂在线 | 精品视频在线v |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做a爰视频免费观看2019 | 成年女人免费又黄又爽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