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數字孿生和元宇宙這兩大非常重要的技術將融合在一起,以更好地促進行業的發展。對于商業企業而言,元宇宙最有價值的應用之一是彌合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的差距。通過使用物聯網傳感器提供的數據,人們有可能為諸多不同系統構建越來越逼真的數字孿生體,從制造設施到購物中心,應有盡有。隨后商業用戶能夠通過體驗式元宇宙技術(如虛擬現實耳機),“走進”這些數字孿生體,更好地了解它們的工作方式。
這種技術融合已應用于零售業,商店規劃師可實時監控人流,并對商品的陳列情況和促銷形式進行調整,以監控這些措施對客戶行為以及商店營收情況的影響。在工業環境中,這兩種技術的融合使工廠設計師可對不同的機械配置進行試驗,發現潛在的安全問題,預測何處可能會出現故障。
2023年,“虛擬醫院病房”將被更多人所熟知,醫生和護士將通過傳感器和遠程醫療監測患者的情況并開展治療。
配備心電圖和血氧飽和度傳感器的智能手表現在很常見,未來一年更多產品將接踵而至,如可穿戴皮膚貼片等。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神經連接”設備也有可能面世,該公司正在制造能夠讀取神經信號的植入物,可幫助癱瘓患者重新控制身體。
物聯網的本質仍是互聯網,但終端不再是計算機,而是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及其配套的傳感器。這是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為人類服務的計算機呈現出各種形式,如可穿戴設備、環境監測設備、虛擬現實設備等。只要硬件或產品連接到互聯網上,數據交互就被稱為物聯網。
一般來說,物聯網包括任何可以訪問互聯網的物體或事物,如工廠設備、汽車、移動設備、智能手表等。但現在,物聯網更具體地指配備了傳感器、軟件和其他技術的互聯網事物,可以相互接收和發送數據。過去,連接主要通過無線網絡實現,現在,5G以及其他類型的網絡平臺也越來越高效、可靠地處理大型數據集。
智能駕駛
一般來說,汽車上的數字技術是基于優化其內部功能。然而,當物聯網與汽車相結合時,它可以通過傳感器和互聯網自動優化,實現自動駕駛,保護乘客的安全。
智慧城市
這是物聯網的另一個主要應用,智能城市可以通過自動化系統使城市生活更加健康和方便。智能監控、供水、電力獲取和供應、城市交通、自動運輸、城市安全都是智能城市的現金提取。
可以說,我國移動物聯網正持續賦能千行百業轉型升級。但我國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仍面臨很多挑戰。
一是在移動物聯網芯片方面還需要加把勁。芯片一直是我國ICT產業的短板,這幾年產業界都在積極推動物聯網芯片的開發,我國移動物聯網芯片技術已經實現了一些突破,但是與國外相比,仍然存在差距。而且,隨著“物超人”的火熱,有些企業過度炒作和夸大,這對于移動物聯網芯片的開發沒有益處。
二是移動物聯網生態尚未形成。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移動物聯網的發展需要操作系統支撐,盡管目前我國開發了移動物聯網操作系統,但尚未形成生態。“移動物聯網操作系統需要與各類應用關聯,目前尚未形成大規模應用,因此這是產業界需要重視并加強開發的地方。”他強調道。
三是安全問題需要重視。物聯網的安全一直就是產業界關注的焦點,是移動物聯網發展的重中之重。過去幾十年,互聯網安全面臨諸多挑戰;同理,隨著上億個終端與重要基礎設施關聯,物聯網安全面臨更大挑戰。如何保護物聯網安全,產業界要走的路還很長。
四是要“物盡其用”。因為物聯網中上億個終端是用來為生產生活服務的,所以物聯網應用就很關鍵。目前我國還處在網絡建設階段中,“重建設、輕應用,重采集、輕分析”是整個產業界的一大問題。移動物聯網海量的數據如何轉化為生產生活應用,如何開發更多的物聯網應用場景,還需要政府和產業界積極探索。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