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多產業融合的特點,決定了任何單一行業都很難以承載起發展需要,需要統籌監管、整合資源,打破原有的產業鏈結構,通過多部門、多行業協調,才能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 事實上,國內在智能網聯領域的技術還遠未成熟,一方面是研發分散,技術成熟度低,另一方面是各創新主體之間缺乏協同整合。
一方面,汽車行業供應鏈固有的缺陷在放大,車廠對汽車市場需求判斷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汽車芯片生產的產能本來緊張,加上消費電子等方面的擠壓,留給汽車芯片的產能十分有限,而且短期新增產能的可能性不大。新能源汽車市場連續同比下滑,補貼退坡是導致這一下滑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拋開價格因素,新能源汽車在質量、多功能和性能等方面,包括售后在質量上和傳統的燃油車相比還有一段路要走,還存在著實實在在差異。
徐和誼還提到,新能源汽車正在技術和模式的創新中迎來拐點式的機遇,要強化核心技術,創造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推動智能網聯,構建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更要關注客戶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跟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分不開,但是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也遇到了一些瓶頸。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的不斷形成,近年來補貼政策不斷下降,雖然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然存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服務模式有待創新完善、產業生態不健全等突出問題。隨著汽車信息通訊、人工智能、互聯網等行業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汽車已經進入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新階段。智能網聯汽車已經從實驗室走向公開道路實際測試與商業化示范的階段,在出租車、干線物流、公交、封閉園區物流、環衛、末端配送、自助代客泊車等場景示范應用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可以看出,未來智能網聯勢必將借助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東風,實現核心產品技術創新求突破、跨界融合交通和信息通信求發展、智能路網基礎設施建設求升級。
當今中國已經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從宏觀上講,高質量是產業體系要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從微觀上講,高質量就是我們每一個企業轉型升級,打造高新產業過程中還要特別地注重產品質量的提升,以高品質的產品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求。這種產業和產品的同步升級,宏觀與微觀共謀質量發展的格局,在我們新能源汽車這個領域,可以說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隨著汽車“三化”的推進、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的升級,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占比在迅速提升,汽車芯片的需求隨之持續增加。但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調查,汽車芯片國內整體自主率不足5%。發展車規級芯片已經迫在眉睫;工信部也在鼓勵車廠、芯片廠商的協同創新,提升國內芯片的供給能力。在政策支持再疊加上汽車缺芯的大背景下,國內車廠開始考慮多供應商策略,扶持國產廠商,國產替代面臨機會。
新能源汽車正在技術和模式的創新中迎來拐點式的機遇,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質量也將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讓我們抓緊時代的機遇,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模式,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來踐行高、新、特這條發展的路線圖,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地提升新能源汽車企業質量體系和產品的質量水平,建制綠色智慧、移動出行的未來,實現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大跨越。智能網聯汽車具有明顯的跨界和跨越發展的特征,這些問題新能源汽車也同樣存在,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與新能源汽車并不沖突,事實上各自的發展也影響著對方的進程,從這層面上講,兩者是互為“解碼器”,未來的發展,必將走向融合。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