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產芯片產業鏈存在諸多短板,導致我國芯片的自給率非常低,只能依賴海外進口。然而,根據海關總署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5384億件,比2021年下降15.3%。按價值計算,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為4156億美元,與2021年相比下降3.9%。這一數據表明,中國正在為進口支付更高的單價。
科技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芯片的進步。雖然這幾年我國正在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但距離真正實現“芯片自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國半導體領域還有比芯片短缺更為嚴峻的問題,那就是中國半導體人才也存在著巨大的缺口!
1月14日,在央視播出的《對話》 節目中,我國著名企業家、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德旺自曝:“我現在捐了100億元建一所大學,我要找名師當校長,請名師教我的學生,把它變成世界一流的名校,這才是我的志向。我們的大學要針對社會需求的轉型來培養人才?!?/p>
他表示,經濟發展首先需要發展教育,那教育發展的時候,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辦法來實現這所大學的目的,因此倡導用慈善基金會的方式來辦大學,因為它是普適的一個手段,不是盈利的事情,就會做出最好的效果。
實際上,早在2021年5月就有傳聞稱,由曹德旺先生捐資創立的河仁慈善基金會,將計劃出資100億元投入籌建一所福建新型研究型大學,旨在為我國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當時,該消息傳出后,立刻震動教育界,并引來國內各大媒體相繼大篇幅報道。
隨后,有媒體透露稱,該大學即為“福耀科技大學”,初步選址為福州高新區南嶼流洲島,辦學規模為全日制在校學生12000-13000人,專業設置重點為目前國內相對弱勢專業,各專業均配建標準實驗室。
據悉,由曹德旺組建的福耀科技大學(暫名)將主要聚焦材料科學、精密儀器與裝備、電子信息工程等制造業高端技術短板。要知道,此類人才的培養,直接關乎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關乎國家安全命脈。
事實上, 自美方對中國進行制裁之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在曹德旺之前,中國芯片首富虞仁榮也捐資過300億元,在家鄉寧波創辦了一所理工大學;而馬化騰、龔虹嘉、王健林、張磊、鄧鋒等近百位知名企業家和投資人,更是出資參與創建西湖大學,助力前沿科技的研究。
科技方能興國,雖然芯片人才是阻礙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最大短板,但經過企業與高校的不懈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不僅能夠解決芯片短缺的問題,更能在一些芯片技術短板上取得突破性發展。未來,國產芯片自主指日可待!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